“如果当年能咬咬牙学医……”他用锅铲拨弄着锅里的肉片,油花溅起,烫在手腕上,像当年放弃学医时那点模糊的刺痛。灶台边的调料架上,压着一张泛黄的纸,那是他偶然在旧书摊买到的人体骨骼图,边角被油烟熏得发脆,却总在翻炒时映入眼帘,提醒他曾经的梦想。
收工后,他蹲在食堂后面的水龙头前洗碗,看着油污顺着水流进下水道,突然想起课本里说的“人体代谢废物排出”。他自嘲地笑了笑,甩了甩手上的水,走进闷热的宿舍。床上放着女儿的照片,小女孩抱着奥特曼玩具笑得灿烂,他摸了摸照片,心里默念:“再攒两年钱,就送她去学画画。”却不知道,此刻在十五年前的某个清晨,另一个赵磊正站在高中生物实验室的窗前,手里攥着一封来自未来的信,信纸上的油垢味和消毒水味奇怪地混合在一起。
【贰·2020年,显微镜下的觉醒】
2020年9月1日,高一(一)班的生物课上,赵磊正用铅笔头戳着显微镜的载物台。老师在讲台上讲解细胞结构,他却盯着窗外的篮球场,想着放学后去看高年级的篮球赛。直到同桌捅了捅他:“赵磊,你抽屉里掉出来个信封,好像是你的。”
信封是牛皮纸材质,带着一股奇怪的混合气味——既有油烟味,又有淡淡的消毒水味。收信人栏写着“高一(一)班 赵磊 收”,字迹潦草,像是在热锅前匆忙写下的。他趁老师转身在黑板上画图时,偷偷拆开信封,一张照片先掉了出来:照片里的男人穿着油腻的厨师服,站在一口大铁锅前,手腕上有明显的烫伤疤,背景是铁皮食堂和正在吃饭的工人,墙上隐约能看到半张人体骨骼图。
赵磊的心脏猛地一缩,照片里的男人……怎么那么像他?只是更沧桑,眼神里充满了疲惫。他颤抖着拿起信纸,上面的字迹和信封一致,墨迹里仿佛掺着油烟:
“赵磊,当你看到这张照片和这封信时,我刚给工人们炒完今天的第108盘菜,手腕上的烫伤被热油烫得又红又肿。现在是2035年7月19日中午十二点,食堂里温度42度,油烟呛得我直咳嗽,而我刚拒绝了你妈想买一支口红的请求,因为那相当于我炒120盘土豆丝的钱。”
“你现在是不是觉得学厨师比学医现实多了?是不是觉得五年本科太长,不如赶紧挣钱来得实在?我告诉你,十五年后的我,每天闻着油烟味,手上的老茧比锅巴还硬,却连给你妈买支像样的口红都要算很久。你还记得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洋葱表皮细胞时,眼睛里的光吗?那不是炒土豆丝能给你的兴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