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下室
《少年科学》杂志社的地下室入口藏在档案室最里侧的书架背后。
我推开那排装满合订本的榆木书架,木质轴承发出年久失修的吱呀声。书架背后的墙壁上,一道几乎与墙漆融为一体的暗门微微凹陷,门缝处渗出淡淡的铜锈味。门锁是一块巴掌大的青铜圆盘,中央阴刻着北斗七星图案,天枢星的位置嵌着一颗玉琮材质的凸起。
骨瓷化的右手不受控制地抬起,指尖精准地按在那颗玉琮上。刹那间,皮肤下的青铜血管全部凸起,青黑色的液体顺着指尖流入玉琮纹路。随着"咔嗒"一声机括响动,暗门缓缓滑开,露出后面向下延伸的狭窄楼梯。
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复杂的味道——陈年的油墨味混合着青铜器特有的金属腥气,底下还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锈味。楼梯两侧的墙壁上,每隔三米就挂着一盏造型奇特的青铜油灯,灯盏是人手捧杯的造型,杯中的火焰静止不动,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的录像画面。
走到第十三阶时,楼梯突然微微震动。我下意识扶住墙壁,掌心却摸到一片湿滑——整面墙都是由密密麻麻的《少年科学》旧刊砌成,每一本都浸泡在某种透明胶质中。1987年创刊号的封面在黑暗中泛着诡异的青光,那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图案正在慢慢扭曲,变成三星堆青铜神树的轮廓。
楼梯尽头是一扇高约两米的青铜门。门面布满凸起的星图纹路,凹槽中流淌着青黑色液体,此刻正如活物般汇聚成楚国文字:"活字铸魂处"。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些液体在流动时不断组成不同的杂志刊号,从1987年一直排列到2023年。
当我的骨瓷右手触碰到门面时,那些液体突然沸腾。它们像嗅到血腥的蚂蟥般涌向指尖,顺着皮肤裂缝渗入体内的青铜血管。一阵尖锐的刺痛从指尖直窜太阳穴,视网膜上闪过无数记忆碎片——父亲在烛光下校对稿件、老主编往油墨里掺入青黑色粉末、印刷工人将染血的校样塞进碎纸机......
"吱——"
青铜门无声滑开。
地下室中央矗立着一台令人窒息的巨大机器。它像是战国编钟与现代轮转印刷机的畸形结合体:
- **底座**是九只青铜饕餮托举的平台,每只饕餮的口中都衔着一卷泛黄的纸筒
- **送纸口**被设计成张开的人嘴造型,正在有节奏地"吞食"着空白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