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柱顶端坐着个人。
那人穿着八十年代常见的确良衬衫,背对着门口,手里翻着一本《少年科学画报》。
听到脚步声,他合上杂志,封底的条形码闪过一道红光。
“你来了。”
父亲转过头,左眼是正常的瞳孔,右眼却嵌着一颗青绿色的玉琮。
第二节 呼吸实验
陆远的喉咙发紧,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气管。父亲——或者说,这个长得和父亲一模一样的人——就坐在青铜柱顶端,右眼的玉琮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青绿色荧光。那本《少年科学画报》的封面已经被翻得卷边,但陆远还是一眼认出了1985年7月刊的标志性图案:DNA双螺旋结构旁边印着"基因密码破解新突破"的粗体标题。
"你......"陆远的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的,"你不是死了吗?"
父亲没有回答。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杂志内页,纸张发出沙沙的响声。在绝对的寂静中,这声音被放大了无数倍,像是无数只虫子在啃食木质结构。陆远注意到父亲的指甲已经变成了青灰色,边缘微微翘起,像是正在缓慢金属化的角质层。
青铜柱突然发出一声沉闷的"咚",像是有人在内部敲击。紧接着,柱体表面裂开一道缝隙,暗红色的胶状物从裂缝中渗出,在空气中形成细小的气泡。那些气泡破裂时,溅出的液体竟在空中凝结成青铜枝桠的形态,随后又迅速坍塌,重新融回胶状物中。
"他们管这叫'血髓'。"父亲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某种金属共振的嗡鸣,"1987年从三星堆三号祭祀坑的青铜纵目面具里提取的。"他抬起钢笔——陆远认出这是母亲当年送给父亲的英雄牌金笔——戳破一个悬浮的气泡,"看,它在呼吸。"
胶状物被刺破的瞬间,陆远闻到浓烈的铁锈味混着某种腐朽的甜香。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右眼突然传来尖锐的疼痛——那颗被强行按进去的玉琮正在发热。视野边缘浮现出淡绿色的网格,将整个石室分割成无数规整的立方体。在这些网格中,他看见青铜柱内部的血髓里漂浮着数以万计的青铜碎片,每片上都刻着微缩的星图。
"但其实是反的。"父亲的声音突然贴近耳边,陆远猛地回头,发现对方不知何时已经站在自己身后,确良衬衫的袖口沾着暗红色的污渍,"不是器物在呼吸......是我们,在呼吸它们。"
父亲摘下右眼的玉琮。随着"啵"的一声轻响,空洞的眼窝里露出半截青铜枝桠,细如发丝的枝头上挂着颗米粒大小的透明珠子。陆远凑近看时,珠子里的微型人影突然转头——那是五岁的自己,正惊恐地拍打着珠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