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血。
第二节 逆孵之卵
鲜血在冰面上蜿蜒,如同活物般勾勒出星图的轨迹。凯瑟琳残存的意识漂浮在这片血色网络之上,她看见每一处坐标节点都浮现出模糊的影像——
河姆渡的陶罐内壁,稻壳的排列突然重组,形成与南极冰面完全一致的星图;
二里头的青铜酒爵中,沉淀了三千年的酒渣无风自动,在杯底拼出螺旋状的基因链;
三星堆的黄金面具内侧,那些被认为是铸造缺陷的凹凸点,此刻正闪烁着与血网相同的频率......
青铜球体的裂口处,那枚卵形物体完全滑出。
它悬浮在血网中央,外壳上的纹路清晰可辨——那是放大版的《少年科学画报》DNA双螺旋插图,但每个碱基对都被替换成了不同文明的符号:甲骨文的"天"与"地",良渚神徽的简化线条,甚至还有青铜钺上的饕餮纹样。
"咔嚓。"
卵壳表面出现第一道裂纹。
不是自上而下的破裂,而是从内部透出的青光将外壳逐渐溶解。光芒所到之处,南极冰层开始发出低沉的嗡鸣,封冻了三十万年的远古细菌在声波中苏醒。它们的细胞壁浮现出微缩的星图烙印,菌落自发聚集成青铜神树的幼苗形态。
凯瑟琳的意识突然被拖入卵内。
这里不是密闭空间,而是一片浩瀚的青铜色星云。无数文明碎片在其中沉浮:
玛雅人的天文观测数据被编码成玉琮纹路;
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图纸隐藏在青铜齿轮的咬合间隙;
连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设计图,都被改写为甲骨文的叙事诗......
"逆孵不是毁灭。"
陆文渊的声音从星云深处传来。他的主干正在南极上空重组,但形态已经改变——不再是树状,而是一本巨大翻开的《少年科学画报》,书页由流动的青铜液体构成。1985年7月刊的封面悬浮在卵体上方,DNA插图中的碱基正在重新排列。
卵壳完全溶解时,露出的不是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