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北国各地一些较浅的池塘,水位已经见底。
即便是浑河之水,水位也不及往年二分之一!
最为干旱的凉国境内,甚至一些小河河道已经干涸,不少死鱼在淤泥之中垂死挣扎。
秦国这边,受益于雪渠、蓄水池,事先截留了大量水资源,这让开春冬小麦的灌溉,以及后续其他农作物的耕种,总算没有耽误。
而各地挖掘的水井之中,虽然水位下降不少,但因为挖的足够深,因此延长水桶绳索,倒也足够百姓汲水。
此时此刻,就连刚刚在秦国手中大败的封国,也开始有些慌了。
封国虽然临海,但海水一不能饮用,二不能灌溉,封国境内的江河还位于下游,所能获取的淡水更是捉襟见肘。
一时之间,原本还在嘲讽严洛想一出是一出的列国诸侯,都不得不开始重视起秦国所售卖的《救灾条陈》。
一些地区因为水源缺乏,开春耕种已经受到影响。
甚至有乡野村落因为争夺所剩不多的水源,互相大打出手。
至于想要立刻前往南方诸侯国采购粮食的商贾们,此时也发现市面上粮价并不便宜。
因为冬季之时,秦国花费高价从各地采购了大量粮食,并囤积在官仓之中。
因此各地流通的粮食数量锐减,价格自然上涨。
秦国这边,百姓本来赋税轻微,家家皆有余粮。
实在是需要买粮的,官仓也能平抑市面粮价。
而且秦国商部的作用,此刻就显现出来了。
虽然商法还没有完全成型,但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入罪,这作为市场准入基础,早就告知了所有进出大秦经商的商贾。
目前除了盐铁、秦纸、白玉瓷之外,粮食也列入战略管控资源目录。
一切粮食,从今年元辰佳节起,允许进入大秦境内,但却不允许一粒流出国境。
郡城和县城不但设置了严格的盘查关卡,乡镇村野之中,也有朝廷任命的里正、乡老监督各家对外售粮事宜。
......
此次大旱,不仅仅波及到凉、姜、郑、秦、蔡、梁、赵、封数国,就连卫国北部一些区域,也遭受了旱灾。
之前跟着秦国一起做预防措施的诸侯国还好一些,没当回事的诸侯,此刻肠子都已经悔青了。
蔡国那边,蔡伯迁虽然下诏让下面有样学样,但无奈下面人乃至百姓都懒得在天寒地冻的时候累死累活,因此所做的预防措施不过流于表面。
各国之中,除了秦国,只有凉、梁二国贯彻的最为彻底。
其余诸侯四处采购粮食无果,便有人将目标定在了秦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