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王命诏书讨卫檄文,自然也传到了秦国这边。
严洛看完,却是敏锐察觉到了这里面的小九九。
因为这檄文里面虽然将卫王称王的罪过提了一嘴,但在列举其五大罪状之时,偏偏隐去了“僭越称王”这一大罪。
很显然,齐国也好,凉国也罢,虽然憎恨卫国攻伐其领土,但对于称王这件事,大家却已经心照不宣。
檄文一出,效果一时之间却并不明显。
除了急不可耐的赵国,其余诸侯,都是纹丝不动。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秦国虽然在暗中各种推波助澜,却不愿意当出头鸟的原因。
现在王室的威信,已经日渐衰弱。
赵国之所以会跳出来,除了自身迫切需要开荒拓土,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缺乏战略定力。
秦国这边,自然也是按兵不动,严洛更是带着秦琼和禁卫军轻装出行,出关前往临川境内。
此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建、修缮,不但城防逐渐完善,而且外城修建了足够容纳两万户入住的空置房屋,配套的商铺、坊市。
这些房屋自然算不上豪华,顶多能容纳五口之家。
但清一色砖瓦房、石灰墙,家具配套齐全。
随后严洛便消耗1000召唤点,5次召唤次数,召唤出4万青壮庶民。
这些庶民的身份,一部分是来自关内的流民,还有一部分,则是主动投效的戎、狄残部百姓。
加上之前从落鹰关迁徙过来的部分庶民,整个城邑的百姓数量,已经达到了7万余人。
这些人之中,严洛让周仓选拔出2万屯田兵,负责开垦临川城外的田地。
另外再让郭子仪将城防营新兵数量扩充到6000人,负责养马的马夫数量,也扩充到800人。
因为此时狼胡那边的使者也已经回复,同意秦国条件。
除了具体赎金物资还需要商议之外,双方会在临川城向北三十里处设置榷场。
此地会建造一座专门用于贸易的小型城池,由秦国、狼胡共同派人驻守管辖。
狼胡那边,也同意由莫罗安巴斯担任狼胡一方的榷场官员。
此次严洛在这里召唤庶民,扩充军队,为的就是加强临川城的防御力量。
同时严洛将未来榷场所在城池命名为“更始县”,并任命郭子仪为更始县督造官。
届时他也会作为榷场之中秦国一方的官员镇守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