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 第571章 三一同归(71)

第571章 三一同归(71)(1 / 2)

雨水刚过,竹艺工坊的竹田里就热闹起来。两岸的农艺师正忙着给两岸竹的新苗分株,今年的新苗比往年更壮实,竹节上的花纹也更清晰——左边是台湾日月潭的波纹,右边是杭州西湖的涟漪,到了竹梢又汇成一片云海,像极了航拍镜头里两岸山水相连的模样。

陈念台已经九岁了,穿着件竹纤维做的校服,蹲在田埂上记录竹苗的生长数据。他的记录本是春杏用竹浆纸做的,封面上用烫金工艺印着两岸竹的图案,扉页上有沈砚秋写的“竹记初心”四个字。小家伙记着记着,突然指着一株竹苗喊:“爸,这苗的根须缠在一起了!”

沈砚秋走过去细看,果然,两株分属两岸培育的竹苗,根须在土里盘成了个紧密的结,用手轻轻扯都扯不开。他笑着掏出手机拍照:“这得发给台北的实验室,让他们研究研究,是不是竹苗也知道‘打断骨头连着筋’。”

春杏正在竹楼里设计新的竹制茶具,这套茶具是要送给即将举办的两岸经贸论坛的,茶杯的杯沿做成波浪形,左边刻着“台商”,右边刻着“陆企”,合在一起时,波浪纹正好连成完整的台湾海峡。“昨天论坛组委会的人说,要在签约仪式上用这套茶具,”她往茶杯里倒了些新茶,“还说要让咱讲讲这茶具的寓意,讲讲两岸竹的故事。”

陈砚把刚修好的竹制显微镜搬到院子里,这台显微镜的镜片是用两岸竹的竹节打磨而成的,能清晰看到竹纤维的纹路——台湾桂竹的纤维偏细腻,大陆楠竹的纤维更坚韧,交织在一起时,却形成了种独特的韧性,比单一品种的竹子结实三倍。

“你们看这纤维,”陈砚招呼围着看热闹的孩子们,“单看是两根,合在一起才是根结实的绳,咱两岸人也一样,分开了就弱,合在一起才强。”

正说着,林溪举着平板电脑跑过来,屏幕上是台北竹艺铺的直播画面。镜头里,台湾的徒弟们正在组装一台巨大的竹制中国结,结的每个角都挂着个竹制的灯笼,灯笼上分别写着“福”“禄”“寿”“喜”“和”,最中间的灯笼里,亮着颗用LED灯模拟的镇魂珠。

“他们说这中国结要挂在台北101大楼前,”林溪的声音带着兴奋,“有个卖糖葫芦的阿婆说‘这结是咱中国人的念想,谁也别想拆’!”

陈砚让徒弟把直播画面投到墙上,整个工坊的人都停下手里的活,看着屏幕里的中国结慢慢成型。当最后一根竹丝穿过绳结时,台北的徒弟们突然齐声喊:“两岸同心,其利断金!”

工坊里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台湾来的阿美突然站起来,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俺要给阿婆寄串竹制的糖葫芦,让她知道大陆的娃也记着她。”

最新小说: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不靠系统她照样在斩神杀疯 我在三国加个点 绍宋 奥特:修仙界吗?有点意思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水浒:大宋江山万里 我在柯学世界当灯神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