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幕阜丹术记》(下卷)

《幕阜丹术记》(下卷)(1 / 2)

第五卷:薪火相传,术播乡野

葛玄仙逝后,幕阜山的白术并未随仙踪隐去。山民们感念其恩,将他居住的石室尊为“炼丹台”,药圃里的白术种子被小心翼翼地分植到各家房前屋后。每年清明,山民们都会带着新采的白术,到炼丹台祭拜,口中念着葛玄传下的歌谣:“白术生阳坡,能驱雾与疠;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药。”

石室旁的丹泉依旧潺潺,泉水流经之处,白术长得格外繁茂。有个叫石柱子的少年,自幼跟着祖父学认药草,他最喜蹲在白术丛前,看叶片上的露珠在阳光下流转,听祖父讲葛玄炼药救三军的故事。“仙翁说,白术是‘土之精’,”祖父用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白术的叶片,“咱这幕阜山,土是红黄泥,火性足,长出来的白术,断面朱砂点密,香气烈,祛湿力才强。”

石柱子十七岁那年,山下爆发“水胀病”,患者肚腹肿胀如鼓,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乡医们用了泻药,病情反而加重。石柱子想起祖父说的“湿邪困脾”,便采来自家种植的三年生白术,配伍茯苓、泽泻(利水)、桂枝(温阳),仿照葛玄的法子煎汤。他怕村民不信,先给自己病重的婶娘喝下,次日一早,婶娘竟能下床走动,肿胀消了大半。

消息传开,村民们纷纷来求药。石柱子带着乡邻到山上采白术,教他们辨识年份:“一年生的像手指,二年生的如鸡卵,三年生的赛拳头,年份越久,药力越厚。”他还谨记葛玄“七情和合”的教诲,对体虚者加党参,对气滞者加陈皮,药到病除。

几年后,石柱子成了当地有名的“白术郎中”。他在炼丹台旁盖了间茅屋,免费为山民诊病,药圃里的白术越种越多,连周边州县的药商也闻讯而来。石柱子却立下规矩:“白术能救人,不能换黑心钱。”他只收药农合理的本钱,对穷苦人分文不取。临终前,他将儿子叫到跟前,指着药圃说:“这白术,是仙翁留下的活菩萨,要世世代代种下去,救苦救难。”

第六卷:丹经传世,七情彰明

东晋年间,葛玄的徒孙葛洪游历幕阜山,在炼丹台发现了葛玄留下的手稿,其中详细记载了白术的性味、配伍与炼丹用法。葛洪如获至宝,在石室中住了三年,结合自己的行医经验,写成《幕阜白术经》三卷,首次系统阐述了白术的“四气五味”与“七情和合”之理。

葛洪在经中写道:“白术,味甘苦,性温,入脾土之经,能燥湿健脾,如夯土筑堤,固中焦而拒湿邪。”他还记录了数十种白术配伍的方剂,每一方都注明“相须”“相使”“相畏”之妙:

一案:脾虚泄泻

江州刺史夫人,素体虚弱,产后泄泻不止,食入即吐,形体消瘦。葛洪诊其脉,虚缓如丝,叹曰:“脾阳已衰,如灶中无火,米谷不化。”遂用白术配干姜(温中)、人参(补气)、炙甘草(和中),名“理中汤”。白术如温土,干姜如炭火,四药相使,三日便止泄,半月后夫人已能进食如常。

最新小说: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 和骚话前辈搭档是种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