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莱阳玉参传奇》(下卷)

《莱阳玉参传奇》(下卷)(1 / 2)

第五回 贡品之路历三验 玉参本色动京华

嘉靖年间,莱阳沙参已“甲于天下”的名声传到京城。巡抚将其列为贡品,送入太医院验看。太医院院判是个严苛的老御医,见这草根白润修长,先取一片含在口中——甘凉之气从舌尖漫到喉间,如噙着一块浸了蜜的冰,赞道:“味甘能补,性凉能清,果然是润肺的好物。”

他又设三验:第一验“水火炼”,将沙参投入沸水中,汤色清澈如琥珀,久煮不浑;投入冰窖三日,取出仍柔韧不脆。第二验“配伍试”,与藜芦同煎,汤色发暗,饮之微涩(验其“相反”之性);与麦冬同煮,香气更醇,饮后喉间温润(验其“相须”之妙)。第三验“临床证”,取沙参配伍阿胶,给患肺痨的皇子服用,半月后,皇子咳嗽减轻,潮热渐退,脉中虚数之象转缓。

老御医抚须叹曰:“莱阳沙参,色白入肺,味甘补阴,性凉清热,兼具‘清’与‘补’,非他处沙参可比。”遂奏请嘉靖帝:“莱阳沙参,得山海之精,沙地之灵,可列为‘御用药材’,岁岁进贡。”自此,莱阳沙参成了贡品,每到秋收,官府便派人监督采挖,用红绸包裹,装入樟木箱,一路护送至京。

沙玉仙子立于墨水河畔,见采参人轻手轻脚,如对待珍宝,笑道:“草木的尊贵,不在贡品之名,而在它能解万民之苦。”这话被采参人听了去,记在心里,每逢采挖,必焚香祷告:“愿此参入医案,济苍生,而非只供宫廷。”这朴素的心愿,让莱阳沙参的药性里,始终带着民间的温度。

第六回 岁运更迭研种法 五运六气定收成

万历年间,莱阳出了个沙参种植能手,名唤沙守仁,是沙翁的五世孙。他不仅继承了“春分种、秋分收”的古法,更从《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中悟出种参的诀窍:“岁运属金,沙参长得肥;岁运属火,需多引水;岁运属水,要高垄防涝。”

这年是“壬子年”,五运属木,六气“厥阴风木”与“少阴君火”交织,春雨连绵,夏多雷暴。沙守仁见苗头不对,召集农户:“今年木气过盛,易生虫害;火气潜藏,根须难壮。须在夏至前撒草木灰(木克土,火生土,用土性灰平衡木气),引墨水河支流绕田开沟,防涝护根。”众人依言而行,果然那年沙参虽遇天灾,仍收成颇丰,根条比往年更显坚韧。

有邻县药农来学,沙守仁倾囊相授,还画了《莱阳沙参种植月令图》,标注每月的浇水、施肥、剪叶之法:“清明要‘润其芽’,小满要‘疏其叶’,处暑要‘固其根’,霜降要‘藏其精’,全凭天地之气调度。”这图后来被收入《莱阳县志》,成了“实践经验”与“文献记载”互动的见证——先有沙守仁观天象、顺天时的种植实践,后有方志的系统记载,让莱阳沙参的种植技艺得以传世。

沙玉仙子见月令图被刻在石碑上,立于县署前,碑旁种着两株沙参,不禁感叹:草木的生长,是天地写给人间的诗,而农人,便是最懂诗的解读者。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