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本草纲目·麻黄考》下卷:典籍铸魂,传说归尘

《本草纲目·麻黄考》下卷:典籍铸魂,传说归尘(1 / 2)

第五卷 歧路问药,南北殊途

万历元年春,李时珍带着弟子建元踏上北行之路。传闻燕赵之地的麻黄与南方不同,茎更粗,味更烈,民间呼为“山麻黄”,又因常被猎户随身携带防风寒,得名“猎鞭草”。车过淮河,两岸的麻黄渐渐从丛生变为单株挺立,茎秆带紫,如被晨霜染过。

在易州城外的猎户村,老猎户耿伯拿出珍藏的“猎鞭草”,茎上还挂着风干的苔藓。“这草得在霜降后采,”他指着手背上的疤痕,“前年冬,我在狼牙山追狍子,雪灌进靴子里,回来就冻得直哆嗦,咳嗽带血。用这草配着生姜、葱白煮水,趁热灌下去,蒙头睡一觉,汗出透了,第二天就能扛枪。”他顿了顿,往火堆里添了块柴,“但有回我侄子,他本就爱出汗,也学我这么喝,结果汗流得像漏了的桶,差点脱了相。老人们说,这草认人,‘实人’(体壮者)能用,‘虚人’碰不得。”

李时珍剥开麻黄的茎皮,见髓心比南方的更饱满,如裹着一层蜜蜡。“北方风寒更烈,故麻黄得地气之刚,性更燥烈,”他对建元道,“耿伯说的‘实人’‘虚人’,便是《伤寒论》里说的‘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之别。仲景用麻黄必看脉证,民间虽不明理论,却在实践中摸到了门槛。”

南下时,他们在扬州遇到一位药商,正与药工争论麻黄的炮制。“古法要用酒炒,”药商拍着账本,“《雷公炮炙论》说‘凡使麻黄,去根节,用酒浸一宿,焙干’,你偏要生用,这不是砸招牌吗?”药工红着脸辩解:“南边潮湿,生用发汗太猛,用蜜炙过才温和,城里的大夫都要炙过的!”

李时珍取过生麻黄与蜜炙麻黄,分别捻碎:生品辛气冲鼻,炙品则带甜香。“炮制如治军,”他笑道,“北方寒重,生用如快刀斩乱麻;南方湿盛,蜜炙如缓兵图良策。地域不同,法亦不同,这正是民间用药的活智慧。”他让建元记下:“麻黄炮制:生用发汗解表,蜜炙润肺平喘,酒炒助其通经。”

第六卷 古籍辨误,去伪存真

回到蕲州,李时珍的书案上堆满了抄录的古籍,其中《蜀本草》《图经本草》对麻黄的记载相互抵牾。《蜀本草》说“麻黄叶有毒,不可用”,《图经本草》却言“叶可治咳喘,与茎同功”。

“这便是考据的难处,”他对建元道,“前人着书,或凭耳闻,或据一方之验,若不亲见,难免以讹传讹。”遂带着弟子去城郊的麻黄地,此时正值初夏,麻黄抽出新叶,细如松针,沾着露水。李时珍摘下一片嫩叶,嚼了嚼,初觉微麻,片刻后喉头发紧,赶紧用甘草水漱口。“叶确有小毒,”他皱眉道,“《图经本草》怕是把‘嫩茎’误作‘叶’了。百姓采麻黄,多取茎弃叶,可见实践早于书本。”

最新小说: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 和骚话前辈搭档是种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