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配伍显真机,草木有君臣
落霞村的麻黄名声渐响,来求药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疑难杂症。
有个从邻乡赶来的货郎,染了风寒后,不仅恶寒无汗,还咳得痰中带血,胸口像被刀割一样疼。石三给他用了麻黄配杏仁、甘草,喝了两剂,汗出了,寒退了,可咳血更厉害了。石三急得团团转,跑去请教路过的路先生。
路先生诊了脉,看了舌苔,说:“此乃寒邪入里化热,灼伤肺络所致。麻黄虽能散寒,却性温,单用恐助热伤肺。需加些清热凉血的药。”他让石三在原方中加了桑白皮和地骨皮——桑白皮甘寒清肺,地骨皮凉血止血。货郎喝了两剂,咳血止了,咳喘也平了。
石三把这事记在心里,在墙上用炭笔写下:“寒邪化热,麻黄配桑白皮、地骨皮。”他还发现,麻黄虽能发汗,但对那些“汗出不畅、半身有汗半身无汗”的病人,效果不佳。有次,他见张婆婆用紫苏叶煮水给受了风寒的孙子喝,能微微出汗,便试着在麻黄汤里加了紫苏叶,果然,病人的汗出得更匀了。
“原来草木也有君臣佐使。”石三似懂非懂地对小石头说,“麻黄是主将,甘草是护卫,杏仁是先锋,紫苏叶是向导,少了谁都不行。”
这年冬天,落霞村来了个游方僧人,说是从终南山来,路过此地染了风寒。他恶寒无汗,头痛如裂,却拒绝服药,说“出家人不沾荤腥,也不碰猛药”。石三劝道:“药无荤素,只论对症。您这病,非麻黄不能解。”僧人拗不过,只好喝了半碗麻黄汤。
半个时辰后,僧人额头出汗,头痛缓解,却突然说:“我打坐时,总觉得气息浮躁,难以入静。”石三想起路先生说过“麻黄能兴奋心神”,便去药圃里采了几朵合欢花,煮水给僧人喝。合欢花性平味甘,能安神解郁,僧人喝了,果然心神安定,连声道:“善哉,草木竟有如此灵性。”
僧人临走前,给石三留下一本手抄的《千金方》残卷,说:“里面有几处提到麻黄配伍,或可助你。”石三如获至宝,虽然很多字不认识,却对着图画和注释,一点点琢磨——原来麻黄不仅能治风寒,还能治“水肿”(通过发汗利水),治“风湿痹痛”(通过散寒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