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芎苓双境记》上卷

《芎苓双境记》上卷(2 / 2)

第二回 平原培土 暖壤发新枝

处暑的风,把平原的稻穗吹得金黄时,秦山翁带着一背篓苓种下了山。这些苓种是从高山苓苗上掰下的“苓子”——像缩小的芎根,圆鼓鼓的,带着紫色的芽眼,攥在手里比高山的土暖三分。

“栽苓得选‘油沙土’,”山翁在自家的田埂上划出块地,土是红褐的,掺着河沙,捏成团能散开,“这种土不板结,苓子的芽能钻得动;还保水,不像纯沙土,浇了水就漏。”原娃学着爷爷的样子,用木锄挖窝,窝深三寸,底上垫把腐熟的菜籽饼,“这饼子香,能引着苓根往深里长。”

苓子栽下三天,芽眼就冒出了绿尖。平原的太阳毒,山翁给田埂上插了芦苇帘,正午时挡挡日头:“高山来的苓子,怕一下子被晒懵,得慢慢适应。”傍晚掀开帘子,见苓苗的叶尖沾着露水,舒展了不少,“你看,它在认平原的土呢。”

秋分前后,苓苗长得齐腰高,叶片比高山时宽了一倍,绿得发黑,茎秆上的绒毛沾着稻花的香。山翁开始给芎田“培土”——用木锨把田埂的土往茎秆周围堆,堆得像个小土坟。“这叫‘壅根’,”山翁边堆边说,“根在土里埋得深,才长得圆,不然露在外面,会歪歪扭扭的。”原娃扒开土看,果然见苓子底下冒出了新的须根,像银线似的缠在土粒上。

有回邻村的药农王老五来借苓种,见秦家的芎苗长得壮,叹道:“我去年在平原直接撒籽,长得又瘦又弱,哪像你家的,根都往土里钻。”山翁说:“不是籽不好,是没让它在高山‘炼’过。就像山里的娃,先在坡上跑几年,再到平地,才有力气。”王老五不信,拿了些苓种回去试,来年果然收的川芎又圆又胖。

第三回 山川有别 双芎分品性

霜降采收时,秦山翁的田里分出了两样川芎。

从高山苓种育出的,根块圆如拳,皮褐里泛着紫,断面的油点密得像星子,辛香里带着股清冽,山翁叫它“山川芎”。“这种芎,得的是高山的金气,”他给原娃比划,“能钻透风寒,治头痛、风湿最灵,就像山里的风,劲足。”

还有些是用平原自繁的籽种的,根块扁些,皮色偏黄,辛香里带着股甜润,山翁叫它“坝川芎”。“这种芎,得的是平原的土气,”他捏起一块,“性子温和,治脾胃瘀滞、妇女调经最好,像平原的水,绵。”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