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见周氏面色苍白,舌边有瘀点,脉沉涩如刀刮竹,叹道:“此乃寒凝血瘀之证,血行不畅,滞于胞宫,不通则痛。”遂取川芎三钱,当归五钱,赤芍三钱,桂枝二钱,干姜一钱,水煎后加黄酒少许温服。
周氏服下第一剂,便觉小腹有暖意缓缓散开,原本结块的经血渐渐变得顺畅;三剂服完,腹痛已减大半,血色也鲜亮了许多。次月行经前,李伯又以原方稍减桂枝、干姜,加熟地三钱,嘱其连服五日,竟安然无痛。周氏感激不已,送来亲手绣的药囊,里面装着晒干的川芎花,说要随身带着“暖身子”。
消息传开,求治经病的妇人络绎不绝。有位产后恶露不尽的妇人,低热不退,头晕乏力,李伯用川芎配益母草、桃仁,活血祛瘀而不伤正,五日恶露即净;另有少女经行先期,量多色红,他便用川芎配生地、丹皮,稍减川芎用量,借其辛散引凉血药入血分,既止血又不留瘀。
李伯对弟子说:“妇人以血为本,川芎能行血中之气,气行则血行,故为妇科要药。但需谨记,血虚者单用川芎如操刀伤正,必配当归、熟地等养血之品,使活血而不伤阴,补血而不滞瘀,恰合‘阴阳互根’之道。”他指着窗外的川芎田,“你看这川芎,根能活血,花能疏肝,连种子都能调经,全株皆是宝,却也要看何时用、与谁配,方能显其功。”
有外地医者质疑:“川芎辛温,恐动胎气,孕妇能用吗?”李伯摇头:“非也。若孕妇有胎漏下血,兼见腹痛拒按,此为瘀血阻络,反需少量川芎配阿胶、艾叶,活血止血安胎,关键在‘中病即止’,不过三钱之量。”他取来去年的医案,果然有位孕妇以此方化险为夷,诞下健康婴孩。
第七卷:四季采收 道法自然
春分时节,青城山的川芎幼苗刚破土,呈紫红色,像极了破土的春笋。李伯带着药农们在药田除草,说:“此时川芎得春木之气,苗叶最盛,却不可采,需待夏火之气助其茎秆粗壮,秋金之气使其根部充实,冬水之气让药力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