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妇人产后遭水肿 猪苓汤合当归散
秋分时节,洛水村的李嫂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却得了“产后水肿”。她浑身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恶露不尽,面色苍白,气短乏力。村里的稳婆用了些发汗的草药,结果肿得更厉害了。
清沅去诊视,见李嫂舌淡苔白,脉象虚缓,道:“这是‘产后气虚,水湿内停’,兼瘀血未尽。气虚不能运化水湿,瘀血阻滞水道,单用猪苓汤利水,会更伤正气。”阿竹问:“那该用什么方?”清沅道:“需用猪苓汤合当归散。”
她解释:“当归散(当归、芍药、川芎、白术、茯苓)能养血活血,健脾益气;猪苓汤能利水清热。两汤相合,活血而不耗血,利水而不伤气,正合‘产后多虚多瘀’的病机。”她配药时,将猪苓汤中的滑石减半,加黄芪补气:“黄芪能升阳利水,与当归相使,气血双补,水湿自除。”
李嫂喝了第一剂药,小便多了些;喝到第五剂,水肿消了大半,恶露也少了。她叹道:“还是清沅姑娘懂行,知道我虚,不敢用猛药。”清沅笑道:“产后如久病初愈,身子虚,用药得像照顾婴儿,既要治病,又要护着正气。猪苓汤就像温柔的流水,慢慢把水湿带走,不冲撞;当归散就像和煦的阳光,暖暖地补着气血。”
秦越在一旁看着,对清沅道:“姑娘将猪苓汤与当归散合用,真是妙极。柯琴说猪苓汤‘利水而不伤阴’,姑娘又加了‘利水而不伤气’,是对仲景之学的发展啊。”清沅谦逊道:“不过是依病人情况调整罢了。医道如流水,能方能圆,才是正道。”
她在医案里画了幅“产后水肿用药图”:猪苓汤如洛水,缓缓流淌;当归散如两岸的田地,郁郁葱葱;黄芪像堤坝,护住水土。图旁题诗:“产后虚浮似水漂,猪苓汤合当归调。气充血足湿自去,不用猛药也能消。”
第七回 小儿暑湿发高热 变方巧治夏季热
大暑时节,洛水村被热浪包裹,码头的石板路烫得能烙饼。村里的孩子们纷纷病倒,发热不退,午后更重,无汗口渴,小便频数而少,烦躁不安,连最顽皮的孩子也蔫蔫地躺着。这是民间说的“夏季热”,因暑湿伤津,肺胃蕴热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