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囊药韵》下卷(1 / 2)

五、明窗医案 苓诗证道

明代的月光,比南宋的更清瘦。苏州府的巷弄里,有座"拾药斋",斋主是位女医,姓陈名月娘,是陈西岩的七世孙女。月娘的书案,依旧摆着《西岩药话》,只是砚台换成了青花瓷,旁边的青瓷药罐里,炖的仍是猪苓汤,汤面上漂着两朵白梅,是她从园子里折的。

月娘最爱读祖父抄录的谢枋得诗句:"猪苓桔梗最为奇,药笼书囊用有诗。"她常对门生说:"祖父说药有诗心,其实诗也有药味。你看这'奇'字,既写药材之妙,也藏医理之深——猪苓利水,桔梗宣肺,一降一升,正是'奇'处。"

有年春天,吴县爆发"湿痰咳",病人咳得背过气,痰稠得像胶,用了许多药都无效。月娘翻开《西岩药话》,见祖父批注:"久雨生湿痰,当以猪苓导湿,桔梗开郁,辅以杏仁降气,如诗句之起承转合。"

她按方抓药,却发现药铺的猪苓个头瘦小,断面的白纹发暗。"这猪苓缺了雨气,"月娘皱眉,想起那句"久雨不出门,猪苓大如手",便带着门生往太湖边的东山去——那里多雨,腐叶厚,猪苓长得最肥。

东山的药农姓顾,是老圃的后代,手里还藏着块唐代的猪苓标本,黑褐如漆,果然"大如手"。"陈先生说得对,"顾药农叹道,"去年大旱,猪苓瘦得像指节;今年雨足,你看这颗。"他递过一颗猪苓,断面的白纹里凝着水珠,像含着句唐诗。

月娘用东山的猪苓入药,果然疗效大增。她在医案里写道:"猪苓之效,半在药性,半在天时。唐人'久雨生猪苓'之句,实乃经验之谈,非虚言也。"她还在案头供了颗东山猪苓,旁边贴着手抄的唐诗,看病之余,便对着猪苓吟哦,门生们都说:"先生的药汤里,能喝出诗味。"

有个落魄书生,得了"水臌病",没钱医治,只揣着本手抄的《唐诗》来求诊。月娘给他开了猪苓汤,分文不取,还请他为斋里的猪苓题诗。书生感动,挥笔写下:"西岩遗韵在,苓香伴诗魂。久雨滋良药,能苏天下人。"

月娘将诗裱在医案旁,与谢枋得的诗相映。她说:"诗能养性,药能救命,二者本是一体。"

六、清斋考据 诗药互证

清代的考据之风,像江南的细雪,细密而严谨。扬州的"考镜斋"里,学者王念孙正对着两本书皱眉:一本是《唐本草》,一本是《全唐诗》。他手里捏着颗猪苓,是从秦岭采来的,黑褐的表皮上,还沾着些腐叶的碎屑。

"唐人说'猪苓大如手',究竟是何种形态?"王念孙喃喃自语。他翻遍了历代药书,发现《本草纲目》记载猪苓"块如猪屎",而《唐本草》则称"形似茯苓,皮黑肉白",却都没提"大如手"的特征。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