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天柱丹经:左慈与石斛的仙缘》 下卷

《天柱丹经:左慈与石斛的仙缘》 下卷(2 / 2)

这些记载被写入《本草经集注》,天柱石斛从此跳出深山,成为医典中的“滋阴圣品”。陶弘景还在书中记下左慈的种植古法:“以青石为基,腐木为壤,晨露浇灌,避烈日暴雨,其质方纯。”这为后世辨别“真石斛”立下了标杆。

第七回 道脉相传融丹术,石斛成道教养生符

唐代贞观年间,天柱山成为道教圣地,三祖寺香火鼎盛。道士们在炼丹台遗址旁重建丹房,奉《天柱丹经》残卷为圭臬,将石斛列为“内丹修炼”的辅药。他们认为,修炼者打坐时易生“心火”,需石斛之阴来调和,方能“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有位叫司马承祯的高道,隐居天柱山十年,每日以石斛煮茶,自称“得仙草相助,杂念不生”。他在《天隐子》中写道:“人之生也,阴阳二气聚于身。气躁则阳盛,需石上之精以润之,使阴阳相抱,如石斛附石,不离不弃。”他还改进了左慈的种植法,用松针铺在石缝中,既保湿润又添松脂之气,种出的石斛胶质更厚,冲泡后茶汤泛着淡淡的松木香。

每逢道教节日,道士们会将石斛茎与茯苓、黄精同制“三清糕”,供香客食用。香客们吃着糕,听着左慈与石斛的传说,渐渐将这仙草视为“吉祥之物”——带一株下山,可保家人无燥火之疾;种于庭院,能镇宅纳福。天柱山的药农们便采来石斛幼苗,用青苔裹住根部,扎成小束售卖,往来商客争相购买,石斛的名声顺着驿道传到长安、洛阳。

第八回 贡品之路显珍贵,胶质为凭辨真伪

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国库空虚,地方官吏为求政绩,将天柱石斛列为贡品,年年进献宫廷。据说宋神宗患“头晕目眩”之症,御医以天柱石斛配伍天麻,煎成“玉露汤”,服用月余便痊愈。神宗龙颜大悦,赐天柱山“仙草之乡”匾额,还命人仿照炼丹台的样式,在御花园建了“石斛圃”,却因缺了山中云雾与青石之气,种出的石斛胶质稀薄,远不及原产地。

贡品的需求日增,山民们不得不扩大种植,却也引来投机之徒。有人用其他山上的“石吊兰”冒充天柱石斛,以低价售卖。这些伪品茎细色浅,掐之无胶质,服之不仅无效,反而生湿滞之症。

当时的名医沈括路过天柱山,见市场上真假混杂,便依据《本草经集注》与左慈手稿,写下《辨石斛法》:“天柱石斛有三验:一验其色,紫如老玉,暗处可见微光;二验其质,折之有丝,胶质牵丝寸许不断;三验其味,嚼之先苦后甘,余味留喉半日不散。”他还特地去青龙潭考察,见正宗石斛的种植地“崖有青苔,水含清冽,石带温润”,叹道:“天地之气聚于斯,非人力可仿也。”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