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的老仆泣道:“大人,潮州有个老药农,姓陈,住在韩江对岸的‘石壁村’,据说能治瘴气。”韩愈如抓住救命稻草,忙命人去请。可陈药农年纪大了,又逢连日暴雨,韩江涨水,渡船难行,等他撑着小船晃晃悠悠到刺史府时,韩挐已经没了气息。
韩愈抱着女儿冰冷的身体,一口鲜血喷在案上,顿时昏死过去。
第三回 陈翁攀崖寻仙草,铁皮石斛见真容
陈药农看着昏迷的韩愈,摸了摸他的额头,滚烫如火;翻了翻眼皮,瞳孔涣散;又按了按脉搏,细如游丝(瘴毒深入,阴液耗竭之象)。老药农对随从说:“再晚半个时辰,神仙也救不活了。”
他说的“神仙”,是韩江对岸悬崖上的一种草。陈药农年轻时,曾见祖父用这种草救过瘴气昏迷的人,说它“附石而生,茎如金钗,叶如翠羽,能解瘴毒,润枯肠”。当地人叫它“石壁草”,只在悬崖的石缝里生长,需在晨露未干时采摘,否则药性会减。
此时雨刚停,悬崖湿滑如油。陈药农带着儿子,腰系麻绳,手持药锄,一步步往崖上爬。石缝里的苔藓又湿又滑,好几次差点失足坠江。爬了半个时辰,终于在一处向阳的石缝里,看到了那草——茎呈青绿色,节如连环,紫晕隐隐,叶上还挂着晨露,顶生的小白花在风中轻轻摇晃,正是“铁皮石斛”!
陈药农小心地采下三株,根茎完整,带着湿漉漉的泥土。下山时,他的草鞋磨破了,脚底板渗着血,却紧紧攥着药草,生怕被风雨打坏。回到刺史府,他立刻用韩江的活水将石斛洗净,剪去根须,取茎三钱,放入陶罐,加三碗清水,用文火慢煎。
第四回 仙草煎汤救残命,韩江呜咽悼孤魂
药罐在炭火炉上咕嘟作响,清苦的药香渐渐弥漫开来。陈药农守在炉边,不时掀开盖子看看——汤色从清变浅黄,再变澄黄,最后像融化的琥珀,黏黏的挂在罐壁上。他说:“这是‘药油’,最是管用。”
随从撬开韩愈的嘴,用小勺一点点将药汁喂进去。第一勺下去,韩愈的喉咙动了动;第二勺下去,他的眉头轻轻舒展;半碗药汁喂完,原本急促的呼吸竟渐渐平稳了。陈药农又取来剩下的药渣,捣成糊状,敷在韩愈的胸口,说:“内外同施,好得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