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三刻,太阳与太阴在花萼上投出“既济卦”光影,池中五液突然沸腾,溅起的水花在空中凝成“滋水涵木”“培土宁风”“清金制木”三道灵符。灵符飘落之处,洛水河畔因风邪蜷曲的蕨类植物立即舒展叶片,叶片上的虫洞自动愈合,愈合处竟呈现出“血虚生风”的病理逆转图示——叶绿素如血色素般重新充盈叶肉,叶脉似血管般搏动着生命之绿。
当最后一滴饴糖汁渗入泥土,洛神花的花苞中浮出一枚“酸甘化阴丸”,丸子表面流转着“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的病机光影,缝隙间渗出的汁液在地面写成《金匮要略》的“薯蓣丸”方解。阿桑拾起一粒掉落的花瓣,见其内侧竟刻着自己的掌纹,而掌纹中的“巽宫”(属风)区域,已被酸甘药液染成健康的淡粉色——那是肝风平息、阴液来复的征兆。
六、雷水解卦定惊痫
戌时正刻,雷声与雨声在天际织就“雷水解”卦象——上震(雷)下坎(水),如巨斧劈开混沌,露出天地间的“风痫治疗场”。洛神花的根系在洛水底部展开如巨型罗盘,三百六十五条根须对应人体三百六十五节,每根须末端都刻着惊痫病症的符号:小儿惊风为闪电形,破伤风为锯齿形,癫痫为螺旋形,妊娠子痫为花朵垂头形,中风后遗症为拐杖形,虚风内动为云雾形。
根须突然喷出六色药液,在水中形成六个旋转的“定惊漩涡”:青涡(酸)治肝热惊风,内浮乌梅虚影;赤涡(苦)泻心肝火盛,中藏黄连火形;黄涡(甘)缓脾虚生风,底沉甘草土象;白涡(辛)散肺燥引风,上飘防风云气;黑涡(咸)滋肾虚动风,下潜熟地水精;紫涡(甘咸)调阴阳错杂,中悬龟板玄光。每个漩涡中心都浮现出对应的中药典籍:《幼科发挥》《外科理例》《痫症汇考》《产科心法》《中风斠诠》《虚风内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