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指着其中最大的一株:"这便是千年参王,取它可得小心。"他教赵阿贵用红绳拴住参茎,再用鹿角铲慢慢刨土。待整株人参出土,足有小臂长,泛着温润的光泽。赵阿贵正要道谢,回头却发现老翁不见了踪影,石桌上只留着半坛酒和一封书信。
他展开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烟酒虽小,却见人心。你若贪财独吞,必遭报应;若信守承诺,自有福报。"赵阿贵揣好人参和信,连夜赶回镇上。王员外见参大喜,不仅兑现百两赏银,还留他在府上做管家。
这事传开后,不少人眼红,纷纷带着烟酒进山。可有人贪心,采了人参藏着掖着;有人傲慢,对老翁言语不敬。这些人不是在山里摔断腿,就是发疯般胡言乱语,被抬下山时只剩半条命。唯有那些真心敬重规矩、心怀善念的人,才能平安采到参。
三年后的除夕,赵阿贵带着好酒好烟来到山神庙还愿。刚摆好供品,那个白发老翁又出现了。老翁哈哈大笑着拍他肩膀:"好小子,没让我失望!实不相瞒,我本是山中守参仙翁,那些规矩不过是试人心罢了。"
说罢,老翁从袖中掏出个木匣:"这是山中灵泉酿的酒,还有特制的烟丝,你拿回去。往后若有诚心之人进山,替我招待招待。"赵阿贵接过木匣,再抬头时,老翁已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不见。
从那以后,青岩镇流传起新的说法:云雾山里的通行证,从来不是烟酒,而是人心。那些带着贪欲进山的人,即便摆满金山银山,也换不来山神的青睐;唯有怀揣善意、懂得敬畏的人,才能在烟酒的香气里,寻得自己的机缘。而赵阿贵的故事,也成了老辈人教育子孙的典范,在黔东南的群山间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