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盼春光
江南乌篷镇,每逢春日,河面上便飘满嫩绿的柳絮,粉白的桃花落进碧波,宛如一幅会流动的水墨。镇东头的绣庄"织云阁"门扉轻掩,窗棂间传来细碎的银针穿梭声,那是绣娘阿春正在赶工。
阿春年方十八,生得玉肌雪肤,眉眼间却总凝着层薄雾般的哀愁。她自幼被卖进绣庄当学徒,十年来双手布满针茧,绣过无数富贵人家的嫁衣,自己却连件像样的红衫都没有。每日天不亮就坐在绣架前,将金线银线化作牡丹、蝴蝶,却从未绣过心中真正所想。
这日黄昏,阿春照例去河边浣纱。春日的晚风裹着紫藤花香,她望着水中成双结对的鸳鸯,怔怔出了神。突然,不远处传来"噗通"一声,她循声望去,只见个少年正扑腾着双臂在水中挣扎。阿春顾不上多想,甩掉绣鞋跳入河中,费尽力气将人拖上岸。
少年呛出几口水,缓过神来后连连道谢。他约莫二十岁上下,身着洗得发白的粗布短打,腰间别着支竹笛,笑起来时眼尾弯成月牙:"多谢姑娘救命之恩!我叫阿青,是漕帮的船工,今日不慎失足落水。"说着,他从怀中掏出枚刻着莲花的木牌递给阿春:"若有需要帮忙之处,可凭此牌去码头找我。"
阿春红着脸摆摆手,拾起绣鞋转身就跑。回到绣庄后,她的心却怎么也静不下来,眼前总浮现出阿青湿漉漉的笑脸。第二日,她鬼使神差地在帕子上绣起了鸳鸯,绣着绣着,耳畔仿佛响起阿青吹竹笛的声音。
谁知这一幕被绣庄老板娘瞧见。老板娘尖着嗓子骂道:"好个不安分的贱丫头!不好好干活,竟学那些狐媚子思春!"她一把抢过帕子撕得粉碎,还罚阿春三天不许吃饭。深夜,阿春缩在柴房里,望着窗外的月光,泪水打湿了满是针孔的手指。
三日后,阿春拖着虚弱的身子去河边打水,远远望见阿青蹲在石阶上,身旁放着个竹篮。见她走来,阿青立刻跳起来:"我等了你好久!"说着掀开篮盖,里面是热腾腾的肉包子和一壶米酒,"听说你被罚了,这些快吃。"
阿春望着他真诚的眼神,喉咙发紧。两人坐在河边,阿青吹起竹笛,悠扬的曲调惊起一对鸳鸯。阿春终于鼓起勇气,轻声说起自己的身世。阿青听完后,突然握住她的手:"等我攒够钱,就来赎你出去!"
这话如同一簇火苗,点燃了阿春死寂的心。从那以后,两人常在河边幽会。阿青会给她带新鲜的菱角、甜美的枇杷,阿春则偷偷绣些香囊送他。有次阿青将一枚红绳系着的铜钱戴在她腕上:"这是我第一次挣的工钱,戴着它,就像我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