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团来到组装区,只见工人们正在将各种零件组装成完整的步枪。郑国栋注意到一个奇特的现象:不同工人组装的步枪似乎有些差异,有的枪管较长,有的较短,甚至枪机结构也不尽相同。
"这是......"
"模块化设计。"陈长安拿起一支刚组装好的步枪,轻轻一拧就卸下了枪管,"同一种枪机可以适配不同口径和长度的枪管,根据作战需要快速更换。"
他演示着如何在一分钟内将一支标准步枪改装成短管卡宾枪,又展示了如何更换枪机组件以发射不同口径的弹药。郑国栋的眼睛越瞪越大,这种设计理念在欧洲都算前沿,八路军竟然已经投入实战应用!
"不可思议......"郑国栋喃喃自语,"阎长官要是知道......"
陈长安与政委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晋绥军认识到八路军的军工技术价值,但又摸不透全部底细。
"郑总工,这边请。"陈长安引导参观团走向最后一个区域,"有些小玩意儿,想请您指点一二。"
谈判桌上的气氛比预想的还要紧张。晋绥军代表团团长、阎锡山的心腹爱将楚溪春板着脸,手指不停地敲打着桌面。
"每月三十吨无烟煤,已经是阎长官格外开恩了。"他冷冷地说,"按这个价码,贵部至少得提供两百支步枪,外加五门迫击炮。"
李云龙一听就炸了:"放屁!三十吨煤就想换这么多武器?你当老子是开善堂的?"
政委按住李云龙,不慌不忙地说:"楚师长,您也看到了我们的生产工艺。一支铁驴步枪的成本相当于晋造六五式的三倍,更不要说迫击炮了。"
"那你们开个价。"楚溪春眯起眼睛。
陈长安突然开口:"不如先看看这个?"他将那个红绸木盒推到桌子中央。
楚溪春疑惑地打开盒子,一把精美的手枪静静躺在里面。不同于常见的驳壳枪或撸子,这把枪线条流畅,结构紧凑,枪身上还刻着精细的防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