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安用绒布轻轻擦拭着那把锃亮的手枪,每一个零件都泛着幽蓝的光泽。这不是普通的武器,而是一件"展品"——专门为今天的特殊客人准备的。
"真要给他们看这个?"王铁山蹲在旁边,眉头皱成个"川"字,"这可是咱们最好的手艺,万一被学去......"
"就是要让他们看。"陈长安将最后一个零件组装到位,扳机发出清脆的"咔嗒"声,"不看点真东西,阎老西怎么舍得拿钨矿来换?"
山洞外传来马蹄声和嘈杂的人声。陈长安深吸一口气,将手枪放进铺着红绸的木盒里。今天这场会面非同小可——晋绥军派来了以军工署总工程师郑国栋为首的代表团,名义上是"交流经验",实则是评估八路军的军工实力,为阎锡山的"武器换资源"计划提供依据。
"记住,"政委昨晚特意叮嘱,"既要展示实力,又不能泄露核心机密。阎锡山可是出了名的'技术扒手'。"
陈长安整理了下洗得发白的军装,大步走向洞口。阳光刺得他眯起眼,只见十几匹高头大马停在空地上,为首的是一位穿着考究中山装、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正被李云龙等人簇拥着走来。
"这位就是我们的军工专家陈长安同志。"政委介绍道,"兵工厂的技术工作都由他负责。"
郑国栋上下打量着陈长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没想到这个在晋绥军高层口中"神乎其技"的八路工程师,竟是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手上连个老茧都没有,更像是个教书先生。
"久仰陈工程师大名。"郑国栋拱手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听说贵部自制的步枪已经不输汉阳造?"
陈长安微微一笑:"郑总工过奖了,我们不过是土法上马,勉强能用而已。请随我来,带您看看我们的'土作坊'。"
郑国栋的眼镜片上反射着炼钢炉的火焰,脸上的惊讶越来越掩饰不住。这个隐藏在深山中的"土作坊",竟然拥有完整的冶炼、锻造、机加工生产线!虽然设备简陋,但工艺流程井然有序,工人们操作熟练,完全不亚于太原兵工署的正规军工厂。
"这是......"郑国栋停在一台奇怪的机床前,机器正在切削枪管膛线,但与传统拉线机不同,这把刀具是旋转着前进的。
"简易旋风铣。"陈长安解释道,"传统拉线法一天只能加工三根枪管,这个工艺一小时就能完成一根。"
郑国栋蹲下身,仔细观察着刀具的运动轨迹。作为留德归来的军工专家,他一眼就看出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用连续旋转切削代替直线拉削,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更惊人的是,八路军竟然在缺乏精密机床的条件下,用卡车发动机和自制的齿轮箱实现了这种加工方式!
"陈工程师,"郑国栋的声音有些发颤,"这种工艺是你们独创的?"
"算是因地制宜的改良吧。"陈长安轻描淡写地说,故意忽略了这个技术实际上来自他穿越前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