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斜切进康复花园,顾承川的白大褂在冬青丛投下细碎的影子。阿强正在教儿子使用便携式检测仪,小男孩的手指笨拙地按在父亲胸口,突然抬头大喊:“顾爷爷,爸爸的心跳像小马跑!” 顾承川蹲下身,任孩子往他口袋里塞风干的酸角 —— 那是云南山区的特产,带着阳光的味道。
最后一站是地下二层的人工心脏维护室。顾承川摸着恒温箱的金属外壳,指尖划过第 237 个原型机的编号,那里还留着七年前他调试时的指纹。李小南默默递上最新的维护手册,发现导师在 “偏远地区应急方案” 章节画满星号,旁边用红笔写着:“联系才仁,用牦牛毛编织隔热层。”
暮色漫进走廊时,顾承川的查房记录停在第 27 页。他摘下听诊器,橡胶管在掌心留下淡红的压痕,却比任何勋章都更沉重。李小南看着导师走向医生办公室的背影,白大褂下摆被穿堂风掀起,露出洗得发白的藏蓝毛衣 —— 那是李建国留给他的遗物,领口的补丁依然针脚细密。
“顾主任,” 路过值班室时,张大妈突然追上来,往他手里塞了个布包,“俺们患者联谊会缝的,不是绣品,就是块纯棉布……” 顾承川打开看,是面素白的锦旗,上面用红笔写着 “心跳守护者”,落款是二十三个姓名。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将锦旗小心地折好,放进白大褂内袋。
下班铃响起时,顾承川站在护士站的白板前。上面的排班表依然留着他的名字,只是明天的日期旁,“顾承川” 三个字被轻轻划去,换成了李小南的签名。他摸出兜里的老怀表,表盖内侧的 “仁心” 二字在暮色中泛着微光,与不远处监护仪的滴答声,共同编织成最后的查房乐章。
走廊尽头,李小南望着导师的背影,突然想起七年前那个暴雨夜。顾承川冒雨从工地赶来,白大褂滴着水,却先冲进实验室检查人工心脏的保温情况。此刻,他摸了摸胸前的工作牌,左胸口袋上,那个代表传承的 “川” 字标记,在即将到来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