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双井遗址已成全球和解圣地。永革站在曼陀罗巨树下,看着阿野的女儿小铃铛用AR眼镜扫描树洞。镜片中,当年的“祭品”们正围着篝火讲述往事,陈老头变成了会讲笑话的幽灵,手里攥着永不发霉的绿豆糕。
“永爷爷,快看!”小铃铛指着全息投影,青岩镇与荒鬼村的旧址正在合并成“铃音市”,地铁线路图上的每个站点都以和解故事命名,“槐井站”的壁画是李长贵给山鬼幼崽喂饭,“枯井站”则画着有格给婴儿换尿布。
牛吃货的“荒村牛肉干”已成跨国品牌,最新广告片里,不同肤色的孩子争抢零食,广告词是:“咬开偏见,里面是甜的。”他穿着印有曼陀罗的围裙,正在给联合国官员演示如何用牛肉干化解阴物怨气——只需将零食放在铜铃旁,怨气就会被奶香中和。
“永教授,太空站来电。”助理递来卫星电话。
耳机里传来宇航员的声音:“我们在月球背面发现了类似铜铃的共振频率!”背景音里,青铜油灯的光芒与月球环形山产生共鸣,投射出曼陀罗光影,“而且……光影里有个穿着旗袍的东方女性,她正在教AI写汉字‘和’。”
永革望向天空,当年的流星环已变成“和解卫星”,每天向地球播放各地的和解故事。卫星经过铃音市时,会投射出巨大的铜铃影子,影子里的旗袍女子不再是血祭女鬼,而是微笑的图书馆管理员,她的手中捧着的,正是那本《聊斋志异》的全息版。
有格的儿子小贵正在树下摆弄无人机,无人机挂载着微型铜铃,铃声能净化雾霾。他后颈的曼陀罗胎记已变成植入式翻译器,能将动物的低鸣转化为“需要帮助”“谢谢”等简单语句——这技术源自婴儿(如今已是大学教授)的基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