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野不知何时凑过来,手里晃着直播设备:“家人们,今天带你们看真正的‘井神’——”镜头扫过正在给游客讲解的牛吃货,他的围裙上绣着新图案:铜铃、曼陀罗,还有只抱着牛肉干的卡通小猫。
直播间突然弹出条匿名打赏,附言是:谢谢你们让井眼变成心眼。永革看着打赏账号的注册时间——正是七十年前血祭的那天。
暮色浸染曼陀罗花田时,永革独自走向记忆馆后的小山丘。管理员的墓前,白色曼陀罗开得正盛,墓碑上刻着她的遗愿:此处长眠者,曾见山鬼化作人间烟火。旁边是李秀兰的合葬墓,墓碑上没有生卒年,只刻着朵盛开的曼陀罗,花蕊里嵌着半枚铜铃。
他摸出那枚新铜铃,轻轻放在墓前。铃声惊动了草丛里的橘猫,它抬起头,眼睛像极了当年井中的旗袍女子。猫爪旁散落着几片花瓣,每片上都用露珠写着字,连起来是首短诗:阴物作泥,铃音成风,井枯月满,人间重逢。
手机在此时震动,是博物馆发来的消息:青铜油灯已入选‘百年和解’特展,参展理由:它见证了误解如何化作理解,仇恨如何长成鲜花。附件照片里,油灯旁摆着牛吃货送的牛肉干礼盒,礼盒上贴着歪歪扭扭的便利贴:给老油灯的赔礼,当年差点把你扔进井里。
下山时,永革路过打谷场,看见朵朵正在教孩子们用曼陀罗花瓣拓印。她后颈的胎毛已经剪成了利落的短发,却别着枚迷你铜铃发夹——那是用阿野的银锁碎片做的。孩子们的笑声里,不知谁起了个头,众人开始齐唱那首牛肉干童谣,歌声惊飞了树上的麻雀,它们扑棱着翅膀掠过风铃,撞出串清脆的音符。
而在更远的地方,当年的越野车早已退休,却被改造成了民俗流动展览馆。车窗上还贴着那道爪痕贴纸,旁边多了行手写标语:欢迎上车,听铜铃讲那过去的故事——但不准带牛肉干,除非你想喂猫。
永革摸出衣袋里的两枚铜铃残片,它们在掌心轻轻相触,发出的不再是阴森的共鸣,而是如同春风拂过琴弦的轻响。这声音穿过花田,掠过风铃,融入孩子们的歌声,最终飘向云端——那里没有山鬼,没有诅咒,只有一片湛蓝的天空,和无数被铃声唤醒的,关于宽容与救赎的,温暖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