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他不会因为出身贫寒而自卑,这样的人还是比较靠谱的。”
一个男子,如果连自己的家庭都不敢提,多半自卑,且自尊心很强,也容易阴暗。
沈淮看着就很干净清爽。
“常青呢?”谢侍讲接着问长子。
谢常青却说,“儿子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父亲怎么看?
若您是欣赏他的才华,又能顾及七爷的面子,等他进了翰林院,您多照拂一二便是。
若您是奔着看乘龙快婿去的,那儿子不太赞同。”
谢侍讲神情愕然,“你看不上那小子?”
“父亲言重了,儿子并非瞧不上沈公子,而是觉得不合适。”
谢常青的理由是,“沈公子出身农家,底蕴薄,知微嫁过去肯定要吃苦。
而且沈家除了沈公子本人,并未出其他进士,全家都靠他一个人撑着。
即便他是状元之才,将来高升有望,我也不希望三妹去吃这份苦。”
沈家底蕴太差。
全族就沈淮一个进士,其余的儿郎皆为白身。
但凡沈家有几个举人,他都不至于挑这个毛病。
谢侍讲似乎一点也不意外,目光转向郑氏,“夫人呢?”
“沈公子是个好的,想必他的家人也是明事理的,不然也培养不出这样的儿郎来。
但是,两家门第悬殊。”郑氏欣赏沈淮的才华,但做女婿,那就是另外的条件了。
“今日这话,老爷就当没提过吧,免得传进知微的耳中,徒增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