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夜,湔水河畔。
赵林率两千人马昼伏夜出,疾行百余里,先后绕过牛鞞、资中二县,顺利埋伏于水坝西面约莫五里处。
因着甲疾行,众军皆疲,遂于林中休憩,恢复体力。
斥侯曾冒险抵近观察,探得水坝乃是立于湔水河湾处,借助河道转向,以木石垒砌而成。
水坝两头各立一营寨,观其旗帜、炊烟,约莫各有五百人。
水坝守军虽不多,但距此仅有三里地的资中城里却有不下万人守军,一旦水坝遇袭,须臾便可出城支援。
赵林闻报,遂召集诸将,吩咐道:“资中在湔水西岸,距此不过三里,一旦我等袭击营寨、水坝,必有蜀军出城来救。
届时敌众我寡,我军兵少,恐无暇毁坏水坝。
我意亲率精骑破其西营,待谢旌破其东营,尔等便率众先过水坝去对岸,以东营为依托,结阵御敌,分五百军士毁坏水坝。
如此我等两面环水,只须抵御东北之敌,料能坚守一些时日。”
众将闻言,皆抱拳领命,自去准备。
赵林安排妥当后,独坐树下,闭目养神。
此战凶险,远胜昔日长坂坡。
依照斥侯所言,那水坝以粗木大石垒砌而成,能截断湍急河流,可见其坚固。
如此一来,破坏水坝恐怕不易,而资中城又距离太近,一旦蜀军出城来救,赵林此时只有三千人,如何能抵御蜀军的同时,又分兵去破坏水坝?
何况即便破坏了水坝,恐怕三千士卒也已被蜀军围困于河岸。
因此,赵林才决定先渡过河去,两面背水,削弱敌军人多势众的优势,尽可能的坚守求存。
然而此番奔袭至此,军中只余三日口粮,就算能坚守到粮尽,三日后士卒无粮果腹,又连战三日,若无援军,必然全军覆没,十死无生。
思及此处,赵林忽自嘲一笑。
若是不曾灵魂融合,自己一个后世之人,怎么可能以身犯险,死战不退?
恐怕早带着精骑奔袭回武阳去了,权当不知道此地有蜀军筑坝截流。
再黑心些,说不定还会将知情之人尽数诛杀灭口。
灵魂相容,虽让赵林有了高绝的武艺,更灵敏的才思,却也把两者的价值观融二为一,以致于信奉忠义,以身涉险。
情知此战凶险,赵林颇为烦闷,改坐为躺,视线穿过稀疏的枝叶,看向繁星点点的夜空。
“算算日子,云叔的嫡长子已经出世了吧...不知是男孩还是女孩,还会叫赵统吗?”
...
“苏樱有孕也有八个月了,再有两月,我就当父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