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是谁做的好事?那是秦朝赵高的戏码啊,指鹿为马这出戏,除了赵高这个主角 还有秦二世这个配角啊!赵眘看了杨万里的奏疏,心中大怒道:“杨万里把朕当成什么人了?”结果杨万里被赶出朝廷,知筠州,杨万里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确实不应该!
赵眘退位后,赵惇即位,杨万里被召回为秘书监,此时赵眘并未去世,对杨万里还耿耿于怀,杨万里又不知如何得罪了宰相周必大,不久便出京为江东转运副使,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朝廷欲在江南各郡流通铁钱,杨万里不同意,朝廷又不高兴,调任知赣州,杨万里心灰意冷,上疏乞求为祠禄官,以秘阁修撰身份提举万寿宫,公元1194年以宝文阁待制荣誉职务退休,公元1203年升宝谟阁直学士,公元1205年升宝谟阁学士,次年卒,赠光禄大夫。
陆九渊字子静,抚州金溪人,出生于公元1139年。自幼好学,他的好学不仅于博览,三、四岁时,他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其父笑而不答。笑而不答这个举动很有意思,是觉得陆九渊年龄太小,听不懂,故而不答;还是赞赏他问得好而笑,或者自己答不出而苦笑呢?
父亲不答,陆九渊就自己思索,甚至废寝忘食。他读书孜孜不倦,常在书中发现问题。例如读《论语》,就认为《有子》三章支离破碎;读程颐书,就发现程颐观点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甚或有矛盾处。又说,程颐的话,好像有伤害人的意思。
陆九渊学习古书,学到“宇宙”二字,教授者道:“上下四方为‘宇’,往古来今为‘宙’。”,他忽然省悟道:“宇宙万物的事就是自己分内之事,自己的事也是宇宙万物地事!”
陆九渊立志要做儒家的圣人,而他以为,做圣人的道理不用别寻他索,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他说道:“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