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144章 两儒林

第144章 两儒林(1 / 2)

儒林是指儒家学者群体,自《史记》设“儒林列传”始,以后各正史基本设“儒林列传”。我们现代人,受吴敬梓《儒林外史》的影响,(《儒林外史》是讽刺小说),总觉得“儒林”是让人厌恶的群体,实际上,“儒林”在封建社会是让人敬仰的群体。

《宋史》的“儒林传”分了八个部分,赵眘时期,我们现代人比较熟悉的人物有杨万里、陆九渊。

杨万里字廷秀,吉水人,出生于公元1127年(据〈宋史〉记载,杨万里卒于公元1206年,享年八十三岁,那么应该出生于公元1124年,但据现代学者考证,杨万里卒于公元1206年,终年为八十岁)。公元1154年,杨万里中进士,被授予赣州司户,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当时张浚被贬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张浚不见,后来杨万里通过结交张浚儿子张栻,并写信给张浚力请见面,老张这才和他见一面。张浚勉励他学业要以“正心诚意”为本,这实际是理学范畴,杨万里由此将“正心诚意”为宗旨,终身未改,还将读书房命名为“诚斋”,后来的光宗还为他书写“诚斋”二字,学者称他为“诚斋先生”。

我们现代人都知道,杨万里以诗文着称于世,然而《宋史》将他列入“儒林传”,并没有将他列入“文苑传”。正是因为他除了诗人身份外,更是理学家、政治家。而理学家,属于儒家学者。杨万里很有政治抱负,拜访张浚,是否眼光长远的表现呢?事实证明他做对了。

公元1163年,张浚第二次担任宰相,即向朝廷推荐杨万里,朝廷授杨万里临安府教授,可杨万里运气不佳,因父亲过世“丁父忧”,来不及上任,后就近调任知奉新县,一县大治!公元1169年,陈俊卿、虞允文同为宰相,共同召他为国子监博士,升太常寺博士、太常寺丞、吏部右郎官、将作少监,知漳州、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在广东,平定了巨盗沈师,赵眘称赞他有“仁者之勇”,打算重用他,亲自选拔他为东宫太子的侍读,按如此好形势,不出意外,太子即位后,杨万里保底也有参知政事的职位,但偏偏就出了意外。

公元1187年,赵构驾崩,赵眘欲为赵构守丧三年,为了不耽误政事,创立“议事堂”,命皇太子赵惇参决政务。杨万里力劝赵惇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太子一旦进入危机,后悔莫及,与其后悔,不如推辞。请殿下三辞五辞,万不可居议事堂。”尽管赵惇后来还是参与处理政事,杨万里这个举动获得了赵眘及太子的首肯,本来有了印象分加持。可由于杨万里性格执拗,很快就捅了娄子。

赵构还未下葬,翰林学士洪迈提出,应该将吕颐浩等配飨赵构庙庭,杨万里因为受了张浚大恩,又和张浚儿子张栻是好朋友,立即提出异议,说张浚也应该配飨赵构庙庭,本来杨万里提出自己观点倒也罢了,可他偏偏看不惯洪迈,又在奏疏里称洪迈不提张浚配飨,却提吕颐浩配飨,无异于指鹿为马!

最新小说: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 红楼之庶子风流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大舜西游记 柯南:刚穿越怎么就成别人妻子了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穿成民国女配:我开启传奇人生 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