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浩退出后,又找到张浚,责备他道:“帝王之兵,应有万全之策,岂能用大军做尝试而图侥幸胜利?”
张浚见史浩极力阻扰出兵,再次请内侍引见赵眘,陈说史浩顽固不化,不会改变主意,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再说金军到秋季必定南侵,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发起进攻。赵眘很赞同这个看法。于是绕开三省、枢密院,直接下御笔给张浚,让他指挥军队渡过淮河作战。
张浚接到赵眘的作战指令,立即回建康,四月二十七日,张浚下达作战命令,邵宏渊率军进盱眙,二十八日,张浚命李显忠率军进定远。一场由南宋主动进攻北伐,正式拉开了序幕。
再说史浩坐政事堂,忽报邵宏渊出兵了,这才知道赵眘绕开了宰相、参政等宰执大臣,心中异常酸楚,史浩特意赶到另一宰相陈康伯家中道:“我们位列政府,国家出兵却不与我们商量,要宰相何用?不辞职更待何时?”
其实陈康伯病重,早未过问政事,史浩不过是自说自话而已。史浩还未来得及辞职,侍御史王十朋上疏弹劾史浩“怀奸、误国、植党、盗权、忌言、蔽贤、欺君、讪上八罪,五月十五日,史浩被罢免宰相,史浩不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前后仅做了五个月宰相。
因公元1163年为“隆兴元年”,史称这次北伐为“隆兴北伐”。隆兴北伐能够成功吗?我们拭目以待!
佐料:史浩这个人,我们还真不能指责他,因为他心胸相当开阔。
史浩为政几十年,先后引荐过许多有用之才,其中包括王十朋、朱熹、杨简、陆游、叶适等近五十人。那些被举荐的有的不领情,如张浚的儿子张栻;有的不知引荐者是谁,直到史浩去世后才知情,如叶适;有的反而恶语相加,如王十朋;有的认为引荐有笼络人心的意思,如朱熹。他们虽然诋毁史浩,但史浩还是不断向赵眘推荐。
史浩向赵眘推荐陈之茂,赵眘知晓陈之茂曾诋毁史浩,便问道:“爱卿何故以德报怨呢?”
史浩回答道:“臣不知有怨恨,如以怨而德报,是别有用心!”
莫济和王十朋一样,诋毁史浩尤其卖力,史浩还是向赵眘推荐,让他掌内制。赵眘道:“莫济不是议论过你吗?”
史浩道:“臣不敢以私害公。”于是莫济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兼直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