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和议”后,赵构享受了二十年太平生活,公元1161年九月底,完颜亮渝盟南侵,赵构平静的帝王生活被彻底打破,此时赵构年已五十五岁。对于帝王来说,这个年纪已经是老年了。帝王的职责所在,得为祖宗江山社稷、为自己的朝廷负责,再老,也得强打精神应付下去。
十月,在宰相陈康伯的劝说下,赵构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下诏亲征,赵构这个时候,这把年纪,一反常态亲赴前线,实在让人费解,假如,二十年前他有这份壮志和担当,是否会成偏安一隅的局面,历史没有假设!也许,赵构内心早已做好了另一手准备,是输是赢,就这一锤子买卖,后事全部交给后人处理,所以才有这回光返照式的壮举!
十二月十日,赵构从临安起驾,北上御驾亲征抗金,十二月二十日抵达镇江,相比以前金军来,就撒丫子跑酷的状况,此次赵构不退反进,尽管完颜亮此时已亡,可金国大军尚有几十万在长江北岸,双方还在交战,赵构有此一举,应该说鼓足了勇气。
公元1162年正月初一新年,赵构在镇江渡过,第二日便起驾去建康,初五日抵达建康。在建康,接见了起复的张浚,张浚被闲置了二十年之久,此时两国交战,作为最坚定的主战派,起复正当其时,张浚重新登时历史舞台,此时六十六岁,后两年,还发挥了余热,以后再讲。
赵构在建康呆了一个月,二月初六日,赵构从建康起驾,于十八日回到临安。
赵构从建康回临安不久,便对宰相陈康伯、朱倬、参知政事汪澈透漏出,有禅让皇位给建王赵玮的意思,陈康伯、汪澈摸准了赵构脉搏,赵构不是试探,而是真心想禅让,都表示赞同。陈康伯还特意暗中建议,先为建王赵玮正名,让天下人都知晓,禅让是赵构的旨意。
而朱倬却冒冒失失地密奏:“靖康之事,就是因为传位太快!何不从长计议?”对两位宰相的建议,赵构是是什么态度呢?五月二十八日,赵构下诏,立建王赵玮为皇太子,更名为赵眘。朱倬一看赵构玩真的,吓得一哆嗦,连接上疏要求辞职。
六月初九日,赵构加赠赵眘已故的亲生父亲赵子偁为太师、中书令、追封为秀王。十日,朱倬被罢免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