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102章 论名将

第102章 论名将(2 / 2)

按照史书《列传》的一贯记叙方式,先叙述个人简历,然后附以个人逸事,最后在传末发表编纂者的议论即“论曰”。

关于“中兴四大名将”,《宋史》卷三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八的“论曰”里有这样评论:“南渡诸将以张、韩、刘、岳并称,而(张)俊为之冠。然夷考其行事,则有不然者。(张)俊受心膂爪牙之寄,其平苗、刘,虽有勤王之绩,然既不能守越,又弃四明,负亦不少。矧其附桧主和,谋杀岳飞,保全富贵,取媚人主,其负戾又如何哉?(刘)光世自恃宿将,选沮却畏,不用上命,师律不严,卒致郦琼之叛。迎合桧意,首纳军权,虽得善终牖下,君子不贵也,二人方之韩、岳益远矣……”

简单翻译,南渡后各将以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并称,而张俊位列首位。但仔细分析他们的事迹,并非如此。张俊借助亲信武将之力,评定苗刘叛乱,虽然有勤王功迹,可守不住越州,放弃四明,败仗也不少。况且张俊附会秦桧,谋杀岳飞,为保全富贵而谄媚赵构,难道没有罪过吗?刘光世畏惧敌军,不听诏令,军无纪律,终于导致郦琼叛乱,他迎合秦桧,首先上交兵权,虽然得以善终,君子不耻。两人和韩世忠、岳飞的差距太大了!

也就是说,《宋史》编纂者认为,南宋中兴四将并列,可张俊、刘光世人品低下,和韩世忠、岳飞相差好几个档次。而刘光世只不过是凭老资格位列名将之列,他本是畏敌如虎、贪图享受、毫无军纪的人,入选四大名将实在是名不副实。

所以,同是在《宋史》这一卷的《张俊传》里,四大名将又是另外一个说法。

《张俊传》最后段落说:“南渡后,(张)俊握兵最早,屡立战功,与韩世忠、刘錡、岳飞并为名将,世称'张、韩、刘、岳'。”这里四大名将的概念则为“张俊、韩世忠、刘錡、岳飞。”不管哪个排名,张俊都是排第一,韩世忠排第二,刘光世或者刘錡排第三,岳飞排第四。显然,这份排名并非以战功而论的,而是以接近赵构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南宋初期着名武将,后人还有“七大王”的说法,分别是“蕲王”韩世忠;“鄂王”岳飞;“涪王”吴玠;“信王”吴璘;“和王”杨沂中(杨存中);“循王”张俊;“鄜王”刘光世,这些王爵,都是他们死后再追封的。但是生前,被封为郡王的有四位:公元1142年十一月,张俊被封为“清河郡王”;公元1143年二月,韩世忠被封为“咸安郡王”;公元1161年二月,杨沂中被封“同安郡王”;公元1165年五月,吴璘被封为“新安郡王”。

南宋初期,抵抗金军和评定叛乱的武臣,主要是“七大王”和刘錡,他们八人独当一面,为赵构稳住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有其他名将,诸如王德、郭浩、杨政,解元,曲端、赵密、张宗颜等,都是“七大王”或刘錡的部将,只是后来有些才自己开府建节。

最新小说: 水浒大官人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四合院:抢我家产,一棍打翻全院 放下道德和素质之后我强的可怕 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 四合院:越勤越富,举报易中海 十国风华 奋斗在嘉靖年间 明1914 龙族:总有小母龙对我图谋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