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七日,赵构当着秦桧的面批评岳飞,指责他有放弃山阳的想法。 秦桧心神领会,便领命操作,制造了这起千古冤案。
此前一天,万俟卨按赵构的旨意,上疏弹劾岳飞,内容核心就是岳飞“不救淮西”、“放弃山阳”。
七月十八日,赵构任命刘錡为知荆南府(即江陵府,湖北荆州),这个任命也非常有深意,就是防备在襄阳的岳家军变乱。江阴人孙元济评价,这是下棋的最高妙着!不是庙算在胸的君主,怎能出此绝招?(但是《宋史》却说刘錡是被贬职到荆南府的)
八月九日,御史中丞何铸、殿中侍御史罗汝楫再次弹劾岳飞,此前万俟卨见朝廷对自己的弹劾奏章没反应,又连续上了四次奏章,还特意将副本拿给岳飞看,岳飞当然不是笨伯,主动上疏要求罢免枢密副使,但已经来不及了。
当天,岳飞被罢免枢密副使,改为武胜军、定国军节度使,万寿观使。九月八日,王俊告发张宪变乱,十月十三日,岳飞被抓捕入狱,十一月,宋金订立和议,十二月二十九日,岳飞被赐死。
议和在前,杀岳飞在后,所以说,岳飞反对议和被杀、金国要求南宋先杀岳飞,再谈议和,统统都是扯淡!而关于岳飞的“罪名“,《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记载的都不一致,因为纯属子虚乌有,当然各人记录不一样,所以岳飞之死,何其冤也!
赵构杀岳飞,向整个朝廷的武将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息,你再怎么能干、能打,都是我的我的臣、我的兵,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要你亡,你不得不亡;整个大宋朝,我才是“爹”、我才是“爷”!大家乖一点,你好我好大家好,否则,岳飞就是榜样!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既然岳飞是赵构定调要杀的,秦桧只是帮凶。有人会说,这事秦桧不做,自然还有其他人做,秦桧因为这事,背上了千古骂名,秦桧委不委屈?答案很肯定,当然不委屈!帮助赵构制造冤案,屈杀岳飞,这事谁来做谁就是奸臣!有人会说,都不做,皇帝的意志不就得不到贯彻了吗?这其实是另外一回事!作为臣子,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也有红线,否则何来区分忠臣、奸臣?
对于顺从皇帝却违背道义良心的事,忠臣会直言进谏,甚至撂挑子不干,而奸臣只会谄媚邀功,以此巩固自己的权力。所以单凭助赵构杀岳飞这一件事,秦桧就是奸臣,遑论其他?
佐料:《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二,有一段这样的记录,可以让我们多了解一下赵构。
公元1141年十月初一日,赵构对大臣道:“人主的权力,在于独断专行!金国国主,年幼而且没有决断权。权力被臣子垄断,前年和议,出自挞懒的决策,今年两国决战,又是兀术决策。或战或和,国家大事,都不是人主决断,何以立国?由此看来,金国也不值得让人畏惧!”
十二月,赵构又对大臣道:“唐太宗消除叛乱,可以比肩商汤、周武。政治清平和周成王、周康王媲美,可以称之为贤君!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