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达道:“那边的战局已经很危急了,我岂能忍心为保全自己考虑。”
燕达说完,下令道:“敢说驻营的人一律斩首。”接着麾师进援,前锋士卒大为振奋,传呼“太尉(指燕达)来”,声震山谷,交趾军因而惊溃,一战而胜,刘应纪投降,郭逵军威大振。可见郭逵打仗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之后,宋军水路并进,但直到十月才大规模进入交趾境内。宋军至决里隘,交趾军列象阵阻击,宋军持强弩猛射,以长刀砍象鼻,象受惊向后回奔,反而殃及交趾军,交趾兵四散溃退。宋军乘胜拔桄榔县与门州(越南同登西北)。
十二月,宋军抵富良江(越南红河),两军做最后决战。交趾军调集战船四百余艘在江南阻住水路,宋军不能渡,郭逵和赵卨便分遣兵将伐木制造发石机攻打。又依燕达建议,暗遣军设伏山间,逐步减兵,示弱诱敌。交趾主将李常杰中计,倾数万众渡江出击,宋军伏兵尽发,步骑合击,趁其帆折樯摧之际,选精兵乘大筏猛攻,大败交趾军,击杀数千。此战,李朝洪真太子和昭文王子战死,左郎将阮根被俘。
富良江之战后不久,交趾李仁宗便奉表求和。当时宋军疫病流行,官兵八万人,民夫二十万,死者大半。尽管富良江和交趾京都河内仅有一河之隔,郭逵再不敢进兵,并表示“愿以一身活十余万人命”,代表大宋和交趾讲和,同意撤兵,并让大将陶弼殿后。
郭逵撤兵时,怕交趾袭击,连夜拔营回军。交趾隔江窥探,得知陶弼殿后,不敢追击,陶弼命本部人马不动,第二天早,结队慢慢而退,大军得以回撤。
郭逵南征,取得了广源州(越南高平省广渊县)、门州(越南谅山省同登)、思浪州(高平省下琅)、苏茂州(越南广宁省东北)、桄榔县(谅山鹿平县南),群臣朝贺。
赵顼下诏,以广源州为顺州,命陶弼留“知顺州”。但是郭逵因为擅自议和,受到了处罚,贬为左卫将军,安置在洛阳,此后闲置了十年。
赵卨也降为直龙图阁,知桂州。燕达因功自忠州刺史迁升为荣州防御使。
佐料:郭逵是和狄青齐名的北宋战将。郭逵字仲通,郭逵自少为人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