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鲁肃要回江东了,刘备亲自相送。
鲁肃以臣子之礼,向刘备拜别。
刘备却以挚友之礼亲手扶起,执手相辞。
“吴侯本是吴郡人士,依礼制不便担任扬州牧,便由子敬先生暂领扬州刺史。
不过朕已下旨,封吴侯为徐州牧,另加领扬州、交州南海诸地。
待他日天下平定,吴侯必是辅佐朕开创大业的开国功臣,当共享太平之福,永镇东南之地,还望先生将朕这份亲善之意代为转达。”
鲁肃最担心的就是刘备登基之后,当如何待孙权。
但此番话让鲁肃彻底放心。
刘备本就一言九鼎,此金口玉言,乃是带着极大的诚意。
鲁肃相信刘备,只要他说出口的话,必践行诺言。
而从孙权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作为臣子最好的结果了。
虽然最初的鲁肃,也是希望孙权能成就霸业,如果得善时机,未尝不可改朝换代。
但近些年孙权的种种行为,让鲁肃认为主公并无问鼎天下之资质。
刘备做这个皇帝,要远远比孙权合适得多。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劝说孙权,安心助刘北伐,待天下大定之时,再适时交权,孙家必为开国功臣,享世代公侯之尊荣。
这功业,就要远远胜过父兄多矣。
主公应该会满足了吧!
……
另一边,周瑜终得一万兵马,获再夺合淝之机。
周瑜很高兴,主公终于还是信任自己,把北伐最难啃的骨头丢给了自己。
只是这人马有点少。
主公自己去,带十万大军,怎么就给我这么点?
不过周瑜也很满足,这兵多有兵多的打法,兵少也有兵少的打法。
我若能再夺合淝,方显本事也!
更何况,他已得知,荀彧早不在合淝城内,张辽也再次去往宛城,以阻关羽再犯宛城。
合淝名将谋士只剩孙辅、蒋济,寿春只有满宠而已。
而城中守军,也只不过万人之数。
这仗若打好了,能赢。
于是,周瑜当即抖擞精神,以倾尽全力之姿应对此战。
……
另一边,吕凯终于联络雍闿。
许以裂土封王、独占南中之利,邀其反叛刘备。
目的是利用他们夺取整个南中,将刘备拉入南中泥潭,无暇顾及荆州之变故。
雍闿此人,祖上雍齿,乃大汉开国功臣。
其实,雍齿也算不上大功臣。
他见利忘义,左右逢源,数叛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