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张亢和滕宗谅都跟范仲淹交情匪浅,身为范仲淹的连襟和老乡,郑戬是不是应该给范仲淹的一点面子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郑戬也就不是当年的那个敢于同整个宰辅集团为敌的郑大胆了。得知张、滕二人涉嫌贪挪公款之后,本就对这二人藐视官长(也就是藐视郑戬本人)而心存怨愤的郑戬立马就向朝廷上疏弹劾此二人。
什么?范仲淹的连襟状告范仲淹的部下贪污公款?得知此事后,新政的反对势力简直是笑得前俯后仰。御史台的监察御史梁坚随即上疏弹劾滕宗谅和张亢,赵祯为了彻查此事特派太常博士燕度前往陕西侦办此案。
燕度是谁?他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那个发明了指南车、记里鼓车、莲花漏的宋朝文学家、书画家、书法家、科学家、发明家燕肃的儿子,另外他也是属于御史台系统的人,而此时的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正是王拱辰,就是那个与欧阳修一同考中进士且还把欧阳修的状元头衔给夺了过去的少年状元。
考中状元的这年,王拱辰只有十八岁。据当时的主考官晏殊后来回忆,这一届的科考状元本来是欧阳修,但考官们觉得欧阳修这个人无论其人还是文章都太过锋芒毕露,于是就决定要磨一磨他的性子,所以这个状元的头衔就被王拱辰给夺了过去,欧阳修与王拱辰之间的梁子也就是这么结下的。也正是因为这个状元的身份,王拱辰在官场上一直死死地把欧阳修压在身下。
欧阳修此时掌管宋朝的谏院,王拱辰则是御史台的长官,两人分别是宋朝两大言官系统的大头领,至少在这个时候二人还不分高下。随着庆历新政的宣告失败,欧阳修被外放为官,王拱辰则是步步高升最后成了宋朝的宰相,可以说庆历新政就是二人政治生涯走向的分水岭。既然欧阳修是新政的骨干,作为他的对头,王拱辰是什么身份和角色在此也就无需细说。此人不但现在反对庆历新政,后来也反对王安石变法,纯粹就是一个钢筋铁打的混凝土级别的铁杆保守派。
再重提一个八卦,欧阳修和王拱辰虽然政见不同,但这二人也是连襟,他们的岳父是前参知政事薛奎。王拱辰先是娶了薛奎的三女儿,后来因为此女亡故,薛奎又把五女儿嫁给了他,欧阳修则是娶的薛奎的四女儿。于是乎,先前本来管王拱辰叫姐夫的欧阳修立马又成了王拱辰的姐夫,因为此事,欧阳修还曾经写了一首打油诗调侃过王拱辰: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