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水网密布,岛屿众多,引得不少水匪聚集。这些水匪劫掠过往商船、收取沿岸商户 “保护费”、控制部分水域运输通道。
太湖流域分属多县管辖,权责不清,官府 “剿匪” 多为临时调度,缺乏长期部署;且部分水匪以 “渔民” 为伪装,与沿岸村落有千丝万缕联系,难以彻底清剿。
各世家大族以为每年固定给水匪少量钱财就可以确保太平,没有必要花费大力气清剿,主要是水匪也是察言观色像如较大的世家门阀他们也不打劫,反而那些中小世家或者商船才是他们打劫的主要对象。
很多年前太湖水域尚无统一势力,多为数十人规模的小股水匪,各占一片水域,互不统属,甚至因争夺商船、据点相互火拼。此时水匪战术粗劣,多靠 “突袭 + 恐吓”,遇稍强护卫便撤退,对大型商户(如阮家)仅敢收取少量 “过路费”,不敢正面冲突。
近些年几股较强水匪通过吞并小股势力壮大:或武力碾压,或诱降小头目,逐渐形成几股较大的水匪势力。
而当初慕容冲与阮夫人一行遇到的那股水匪便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水匪。
“孙季高,年二十一岁,太湖芦苇寨水匪二当家,会稽人,早年意气用事犯下案子逃到太湖落草为寇。一步一步成长为二当家,参与吞并太湖大小水匪,行事风格颇具章法。
组织度高:不同于其他水匪的 “乌合之众”,该势力行动统一,听令于孙季高,攻击、撤退皆有信号。”
侍从念完关于孙季高的资料,船舱内:阮夫人为慕容冲和谢琰添上茶水,“孙季高当年我与国公是见过的,与阮家:早期遵守 “保护费” 约定,互不侵犯;孙季高掌权后,因欲打破旧格局,主动突袭阮家大船,关系转为敌对。”
慕容冲也大概知道会稽人孙季高,历史上的孙季高可就是后来随刘裕征讨孙恩,率三千人从海上袭击卢循大本营番禺的水军名将孙处。
这样的人物要好生收服才行。
这次清剿太湖水匪谢琰也是跟慕容冲一起,此时谢琰已经官居散骑常侍,谢安是让谢琰来历练历练为日后大战做准备。
谢琰与慕容冲关系很好,今年谢琰的三子谢混出生,慕容冲还认了干亲,让谢混叫慕容冲干爹义父。
谢混于晋安帝元兴年间,为中书令。为晋宋之际谢家中心人物,也为当时政界和文坛的中心人物。号称风华江左第一。他与从侄谢晦曾一同站在刘裕身前,刘裕叹道:“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谢琰接过阮星竹递来的茶笑了笑:“孙季高这名号,我在京中也听过几句。说是太湖水匪里最‘懂规矩’的,不劫孤船,不杀渔民,倒比那些乱杀的匪首多几分章法。”
慕容冲道:“懂规矩,才更难办。寻常水匪图财,他却在吞并小股势力时特意收拢会驾船、识水情的人 —— 这不是匪,是在练私兵。”
阮夫人道:“是,他这个人行事很有章法,即便袭击的阮家的船,很多时候只取其中一部分钱财。芦苇寨这两年一直都是他在管理,那个原先的老大很信任他。”
“一个二十岁血气方刚的人,不劫孤船,不杀渔民,吞并小势力,收拢人才。这样的人会愿意一辈子当一个水匪吗?”慕容冲问道。
如果孙季高就是那个历史上的水军名将孙处孙季高,那么他的一切行为就说得通了。水匪只是过渡,他在等待时机待价而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