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的号角,仿佛已在这汴州府的上空隐隐吹响。
抵达汴州府的第一晚,人困马乏,秦云飞直接从外面口碑不错的食肆买了现成的饭菜回来。虽是匆忙之举,但热腾腾的饭菜下肚,总算驱散了旅途的疲惫,让一行人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
然而,从第二天起,林暖便正式“接管”了陈行宁的饮食大权。
她知道这古代科举,绝不仅仅是脑力的比拼,更是对生理极限的残酷挑战!
那狭小的号舍,连续几天几夜不得出,吃喝拉撒都在方寸之间,环境恶劣,精神高度紧张,加上秋日天气多变……
多少才情横溢的学子,就因为身体底子薄、考前没调养好,或是在考场上病倒,或是体力不支晕厥,甚至……如她所知的历史上记载的那样,直接“殇”在考场上的悲剧也时有发生。
这哪里是考试?分明是意志与体魄的双重“地狱模式”!
林暖上辈子自己也参加过中考高考,后来闺女儿子考试,送考的经验还是挺多的,此刻成了宝贵的财富。
临考前的“吃好睡好”十分要紧,她绝不能让陈行宁在身体上栽跟头。
自打两人定亲后,林暖就一直提醒陈行宁锻炼身体,去了江南后信件往来中三句不离“锻炼身体”,为数不多的相聚更是要亲眼看着亲自陪着他打拳、练操。
陈行宁在这点上倒真是听话,不仅自己坚持,还带着林贵、强哥儿他们一起练。
这次赶路途中,无论多早启程,晨起那一套舒展筋骨的拳法是从未间断过。
但陈行宁有个最大的“毛病”——读书读到忘我时,有时候管不住时间!
林贵就曾多次无奈地跟林暖“告状”:二姐夫一看起书来,那蜡烛能点到三更半夜,早上又天不亮就起来诵读,劝也劝不住。
这在平时尚可,但在考前的关键时期,过度消耗心神、睡眠不足,无异于自毁长城。
反正林暖决定最近必须把陈行宁这“拼命三郎”的作息给扳过来!
养精蓄锐,储存体力,比多看几页书重要得多。必要的时候,她连安神助眠的汤药都准备好了!
于是,汴州小院的厨房成了林暖的主战场。
秦云飞和秦乐换着出门,采买食材,并打探些乡试的消息。
冯雨和强哥儿则需要包下所有的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