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算不是封建时代之后,一个国家内部还能少了派系吗?
晋君周给楚地的贵族上强度,可以加强楚地一众贵族对中枢的依赖,并且还可以顺便给横扫列国也上一上强度,一切都是为了给加强君权服务。
所以,晋君周只是有了立场去干那种事情,真不是纯粹的损人不利己。
当然,前提是晋君周要扛住反噬,玩砸了可就要成为“晋出公”了。
选择在关键时刻做那些事情,无疑是晋君周的政治智慧体现。
在这种紧要的关头,更换国君势必造成一系列动荡,别提是按照计划实施横扫列国的方案,能不能守住占领楚地的胜利果实都难说。
到底定性是晋君周刻意还是疏忽所造成,变得非常讲究了。
“中军佐,下军佐,新军将和新军佐早就在都城,发生那一件事情之后的当天,中军佐与下军佐入宫痛斥国君。夫人出面才劝走中军佐和下军佐。”林姒见到楼令进行汇报。
这些是楼令早就知情了的。
林姒重提是因为需要引出所讲的话:“国君前往文公墓,乃是夫人的建议。”
晋君周的夫人是谁?她是楼令的女儿啊。
今天这一出是为了什么,楼令还真不知道。
听到林姒那么讲,一下子让楼令发出“呵呵”的笑声。
自古便是女生外向,出嫁之后多为丈夫着想是应该的事情。不想外嫁的女儿被迫回娘家,娘家人明智就别什么都干涉。
外嫁的女儿坑娘家,其实也是多有发生的事情,不是什么大事的话,娘家人苦笑几声也就算了。
不出意外,翎姒得知楼令入城,人很快就回了娘家。
“父亲。”翎姒没有多么毕恭毕敬,喊人更像是在撒娇。
楼令肯定不会说什么风凉话,真那么做除了将女儿往外推,搞到父女之间难受与出现隔阂,其它屁的效果都不会有。
父女俩说了一会家常。
“照顾好丈夫和孩子,维持国夫人的体面,便是帮为父的大忙。”楼令同样不会去问晋君周是故意还是疏忽,甚至没有提到楚君员什么事情,让翎姒去文公墓劝晋君周回宫。
翎姒好几次开个口就被楼令转到其它话题,很难不对于楼令不提楚君员的事情感到担忧,最终还是没敢多说什么,答应去劝晋君周回宫就走了。
很多时候,不说并非无所谓,单纯就是下定决心或被伤透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