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室的君臣怎么可能看不出晋国有取代的野心呢?他们很清楚每一个阶段都有诸侯想要进行取代,只是从未面临过当前的危机。
在当前,不仅是晋国太过强大,跟周王室本身弱小,以及没有国家有实力阻止晋国的关系更大。
周王室东迁之后,能不能保住天下共主的地位,确确实实不再看周王室本身,起初依赖齐国,后来仰仗晋国。
其实,晋国不短的时间内对周王室挺不错,只是晋国从周王室得到大河边上大片土地之后,好像是某种开关被打开了。
什么开关?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晋国君臣才意识到周王是那么的软弱可欺,其他诸侯并不是真的想为周王室闹到国破家亡的下场。
自从晋国开始要求列国除了向周王室进贡之外,也需要向晋国上贡,其实天下的聪明人就意识到周王室的覆灭进入倒计时,既有可能很快就会被晋国公室所取代。
那些聪明人忘了一层,也就是没有想到一度被齐国摁下的楚国会那么快恢复元气,更没有料到晋国的卿位家族会持续进行内斗。
春秋时期,谁能料到最终是秦国成为最后的赢家呢?
毕竟,秦国在春秋阶段并未真正强盛过,他们能够爬到列国的中游位置就挺让人意外了。
“我们驻营期间,是不是应该尝试干点什么?”
“干什么?”
“例如,派人去劝说周天子主动禅位。”
“啊?”
楼令与郤至已经来到大河北岸,由于跨河大桥并不多么宽的关系,有一大批晋军还在大河南岸,先行过江的晋军当然要停下来等候友军。
“周天子能主动禅位?”郤至怎么就不相信呢。
楼令倒是有不小的把握,只是不敢抱有十成十的信心。
周天子再怎么势衰,他也是天下人公认的天子,一天还坐在那个位置上,除非是碰到足够丧心病狂的诸侯,要不都会保住坐在天下共主之位上那人最起码的体面。
其实不是给周天子体面,主要是诸侯自己要保住颜面。
毕竟,周天子的身份非同一般,他们要是欺辱周天子太甚,自家的臣子有样学样可怎么办。
不是会不会的疑问,完全是诸侯敢过分欺辱周天子,丢脸的绝不止是周天子。
他们要是当了那样的始作俑者,不是自己某天会被复刻那样的场面,便是报应在子孙后代身上。
另有一项考虑,也就是某些界线绝对不能被打破,要不然就别讲究谁比谁高贵了。
最简单的事实就是,世人看到周天子能被那样欺辱,明白了身份高不高贵是看手里的实力,并不是来自血统。
知晓那种道理的人,他们立马就得出“兵强马壮者为之”的事实了。
再没有本事,依靠血统就可以过上好日子?谁会轻易打破这样的格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