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旋听后,露出一副饶有兴致的模样,接着开口问道:“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是否容易分辨呢?他们所交易的货物又有何差异呢?”
余东华略作思考,然后回答道:“回大人,其实还是比较好辨认的。波斯和大食的商人,头上通常缠着白布,他们主要以交易香料、象牙等物品为主;而三佛齐、占城以及南毗的蕃商,一个个都长得黑瘦黑瘦的,他们交易的货物种类就相对较多了,有胡椒、苏木,甚至还有稻米呢。至于高丽人嘛,他们的长相和大宋人颇为相似,不过眼睛相对较小一些。而倭国人呢,虽然长的也和我们差不多,但是普遍比较矮小。”
赵旋似乎对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一脸好奇地询问道:“倭国前来我大宋,究竟交易哪些物品呢?”
余东华答道:“倭国人带来的货物主要包括硫磺、刀剑以及扇子等,而他们返程时则会从我大宋购买丝绸、陶瓷等物品。”
赵旋听闻后,脸上露出惊讶之色,追问道:“硫磺?这可是朝廷严格管控之物啊!”
余东华连忙解释道:“大人,倭国与我大宋的硫磺交易,主要集中在明州一带,至于泉州这边,其实并不多的。而且,市舶司也会派遣官员进行监管,以保证交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违法的现象。”
赵旋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又开口问道:“这些蕃商在做生意时是否诚实守信呢?有没有人胆敢在泉州闹事,违反我大宋的法律呢?”
余东华稍作思考,然后恭敬地回答道:“回大人,据属下所知,蕃商们来到我大宋之后,基本上还是守规矩的。即便是偶有酒后滋事的,巡检司的官兵们通常也能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弹压,倒是也没有出过什么大事。”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补充道:“哦,对了,为了方便蕃人们在泉州经商,泉州府还特意在城南设立了几个番坊,并且还招募了一些蕃人加入巡检司进行管理。其中,有一些蕃人因为表现出色,还在巡检司还获得了一定的职位呢。”
赵旋听到这里,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然后缓缓的开口道:“嗯,我好像在之前的简报中看到过相关内容,说是还有一个番人担任了番坊巡检,可有此事?”
余东华连忙点头应道:“正是如此。那人名叫蒲寿庚。此人不仅通晓多种蕃语,而且我们大宋的官话也说得极为流利。蒲寿庚的生意做得相当大,处事也算公允,在蕃商中颇有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