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也是突闻阎贵妃离世,一时之间有些伤心过度。现在听马光祖提起了谢皇后,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宋理宗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以至于母亲要带着他和弟弟,投奔舅舅才能勉强生活。宋宁宗死后,杨桂枝皇后与史弥远联手,矫召废赵竑为济王,这样才使得宋理宗赵昀成功的坐上了皇位,杨皇后也由此升级为了杨太后。
宋理宗登基之后,一直对杨太后心存感激和敬重之情。而他现在的皇后谢道清,就是杨太后当初为他选定的。
婚后宋理宗和谢皇后的感情虽然淡漠,但谢皇后端庄娴淑,一心专注于后宫事务,从不干涉前朝政事。因而宋理宗待她也是礼遇有加的。
如今谢皇后还健在,如果让一个贵妃首先享受了身后的殊荣,这让谢皇后日后如何自持呢?但是自己也的确是想提高阎贵妃身后的等级,而且话已出口,这可如何是好呢?
此时贾似道还没有退回队列,他听了马光祖的话,又看到宋理宗沉默不语,连忙插话道:“马尚书,我看你怕是误解了圣上的良苦用心了。”
接着,贾似道解释道:“依我之见,圣上的本意应是在阎贵妃的丧仪之中,特别增添几项皇后之礼,比如加赐谥宝、增派卤簿仪仗等等。如此安排,无非是想彰显圣上对阎贵妃的思念之情罢了,而在大节方面,自然还是会遵循祖宗旧制,绝不会有所改变的。”
中国古代的卤簿仪仗,简单的说就是帝王贵族出行时的车驾和仪仗队的规模及等级,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如果有人胆敢僭越这些规定,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贾似道对马光祖解释完了,他又将目光投向了龙椅上的宋理宗,恭敬的问道:“圣上,不知微臣所言可对?”
宋理宗对于贾似道的这番说辞十分的满意,也正好解决了他的两难问题,于是他点头道:“贾丞相所说不错,这也正是朕的用意啊。”
马光祖听了这话,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他赶忙躬身施礼,高声说道:“圣上圣明!”
陈宗礼听到宋理宗同意大节仍然遵循祖制,也是松了一口气,紧接着也跟着喊道:“圣上圣明!”其他的朝臣们见此情形,也纷纷附和起来,一时间朝堂上响起了一片“圣上圣明”的呼声。
宋理宗看着台下的众臣,疲惫的说道:“诸位爱卿还有其他的事情吗?若无它事,今日就早些退朝吧。”
马光祖走出垂拱殿后,紧走了几步,赶上了带头离殿的贾似道,满脸感激的说道:““今日之事,多亏了贾丞相从中周旋了!”
贾似道摆手道:“马尚书言重了。据理力谏本就是我等身为臣子的本分,更何况国库空虚如斯,哪里还有多余的钱为阎贵妃大操大办啊。”
他顿了一顿,接着又说道:“我觉得给阎贵妃寻找墓地的那十万贯拨款,你也可以暂时拖一拖。等过几日圣上去集庆寺的时候,大家一起陪着,再顺便劝说一下他,就让阎贵妃葬在她的功德寺里就好了,也省的麻烦了。”
书中代言,阎贵妃最终的确是葬在了集庆寺旁。在文革前,那里还有墓碑、石像生等旧物遗存,然而时过境迁,现在不提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