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走向深蓝(幻想小说) > 第二十六章 南极冰盖下隐秘

第二十六章 南极冰盖下隐秘(1 / 2)

南极冰盖是地球表面上最大的固态水体系统,其形成与演化深深植根于地质历史进程,人类对它的科学考察则揭示了从气候变迁到生命适应极端环境的诸多奥秘。

南极冰盖的形成地质背景如下:南极冰盖(又称“南极冰盾”)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由于板块构造、古气候演变与大陆漂移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核心驱动力可以追溯到冈瓦纳古陆的分裂及南极洲向极地位置的迁移。

首先是由于大陆漂移的结果,才导致了南极洲的孤立化。大约2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所有南方大陆(包括今天的非洲、南美洲、印度、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仍连成一片超级大陆——冈瓦纳古陆。随着盘古大陆的解体,这些陆地逐渐分离并向北漂移,而南极洲因处于南半球高纬度区域,最终被推向南极点附近。大约在3400万年前(渐新世晚期),南极洲周围形成环绕全球的洋流(如南极绕极流),切断了它与其他大陆的热量交换,导致大陆内部气温骤降,为冰雪积累创造了条件。

这一过程标志着南极从温带向极地气候的转变,是冰盖形成的前提条件。

其次是地形与沉积基底的支撑作用,南极洲的底层基岩是以古老的地盾为主的(如东南极的前寒武纪结晶岩),平均海拔超过了2500米,形成了巨大的“碗状”洼地。这种高海拔与低气温的结合,使得降雪持续堆积而难以消融。同时,冰盖下方的床岩(ice bedrock)并非平坦均匀的,部分区域存在着山脉(如横贯南极山脉)、火山(如埃里伯斯火山)和次冰川盆地,它们通过起伏的地貌影响着冰流的运动方向与速度。例如,西南极的玛丽伯德地因为靠近海洋并且基底比较低,冰体更容易向海岸滑动;而东南极因为基底更高、更寒冷,冰盖厚度更大(最厚处超过4700米)。

再次,是因为气候系统的正反馈机制强化了冰盖的扩张。当初始积雪转化为冰川后,由于反照率效应(冰雪反射阳光减少地表吸热)、蒸发抑制(低温限制水分循环)和海洋环流隔离(南极辐合带阻挡暖水侵入)共同作用影响而形成了自我强化的冷却循环。

最新小说: 末世团宠:我靠桃源系统养全家 娇美人类顶不住,疯批兽人恋上瘾 当满级大佬拿了快穿剧本 我在末世里饲养诡神 天崩开局,我靠捡兽夫逆天改命 绝嗣暴君唯一崽,宇宙都想来摸摸 星际破烂女王 恶雌被退婚?搬空兽夫库房去流放 星际直播:假千金靠蓝星文明封神 港综世界大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