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走向深蓝(幻想小说) > 南冰洋的科考发现

南冰洋的科考发现(1 / 2)

中国自从二十世纪的1984年开展南极考察以来,逐步在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南冰洋西风带边缘区域)及普里兹湾、威德尔海等关键海域开展系统性科考,涵盖物理海洋、生物生态、地质与气候等领域。以下是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冰洋的主要历次科考行动及核心发现:

一、历次主要科考行动

中国的南冰洋考察主要依托南极科学考察站(如长城站、中山站)作为后勤支撑,并通过极地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号、“极地”号、“雪龙”号、“雪龙2”号)执行海洋调查任务。关键科考航次如下:

1.1980年代-1990年代的初期探索,包括1984-1985年首次南极考察(长城站建立),虽以陆地建站为主,但“向阳红10”号考察船在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南冰洋西风带边缘)开展了初步海洋调查,包括水温、盐度、海流等基础参数测量,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988-1989年第5次南极考察,“极地”号考察船在普里兹湾(南极大陆边缘海)开展海洋调查,首次获取该区域的海水温度、盐度剖面数据,发现普里兹湾存在显着的上升流现象,可能与南极绕极流分支相关。

2.2000年代是系统化调查启动阶段,2006-2007年第23次南极考察“雪龙”号首次在威德尔海(南冰洋深层水形成区)开展多学科综合调查,布放了潜标系统,监测深层海水温度、盐度变化,发现威德尔海深层水(WSDW)的低温高盐特性对全球温盐环流有重要贡献。

2008-2009年第25次南极考察,在普里兹湾布放长期观测潜标,首次获取该海域季节性海冰变化与底层海水交换的数据,揭示海冰融化对底层水咸化的驱动机制(海冰冻结析出盐分,增加底层水盐度)。

3.2010年代的国际合作与深度研究,2012-2013年第29次南极考察,“雪龙”号在南极半岛西部海域(南冰洋西风带核心区)开展湍流混合观测,发现强西风驱动的海洋上层混合增强现象,证实了风力对南冰洋碳吸收效率的调控作用。

·2015-2016年第32次南极考察,在威德尔海首次使用自主水下机器人(AUV)探测冰下地形,发现冰架底部存在活跃的融水通道,揭示冰架-海洋相互作用对冰盖稳定性的影响(融水渗透可能导致冰架变薄崩解)。

2016-2017年第33次南极考察,在普里兹湾开展磷虾种群调查,结合声学探测与生物采样,估算南极磷虾资源量约6000万吨,并发现其分布受海冰覆盖面积和浮游植物生产力的显着影响。

4.2020年代:新技术应用与气候变化聚焦,2022-2023年第40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首次在南极半岛东部海域开展温室气体(CO2、CH4)走航观测,发现该区域表层海水持续吸收大气CO2(年均吸收速率约2.5mmol/m2/day),但深层水存在CO2释放现象,可能与底层水年龄较老、碳饱和有关。

2023-2024年第41次南极考察,在威德尔海布放新一代深海潜标阵列,监测到南极绕极流分支的流速增强趋势(可能与南大洋西风带加强相关),为全球气候变化模型提供关键参数。

二、核心科学发现

中国科考队在南冰洋的研究聚焦气候变化响应、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冰盖-海洋相互作用三大方向,取得了以下突破性成果:

1.南极绕极流与全球气候关联

.发现威德尔海深层水(WSDW)的形成速率受南大洋西风带强度调控,其低温高盐特性是驱动全球温盐环流(如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关键动力之一。

通过潜标长期观测,证实南极绕极流分支在普里兹湾海域存在季节性摆动,影响海冰分布与表层营养盐输送。

最新小说: 末世团宠:我靠桃源系统养全家 娇美人类顶不住,疯批兽人恋上瘾 当满级大佬拿了快穿剧本 我在末世里饲养诡神 天崩开局,我靠捡兽夫逆天改命 绝嗣暴君唯一崽,宇宙都想来摸摸 星际破烂女王 恶雌被退婚?搬空兽夫库房去流放 星际直播:假千金靠蓝星文明封神 港综世界大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