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火星地球化工程总部大楼。
总工程师的办公室中,徐川已经收到了来自金陵那边的汇报。
邮箱中,冯高院士已经将最新的MIRI天文观测数据和绘制出来的引力波谱图发送了过来。
而与这份数据一起发送过来的,还有一份NASA宇航局掌握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
如果说昆仑镜外太空望远镜单独的天文观测数据可能还存在乌龙的话,那么韦伯外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无疑直接抹除了乌龙的可能。
因为它搭载的近红外光谱仪同样检测到了来自参宿四方向的异常引力波信号。
该信号持续9分47秒,频率范围0.1-10Hz,MIRI天文观测数据几乎与昆仑镜观测到的数据一致。
这意味着‘乌龙’观测误会已经解除。
毕竟不可能两台人类最顶尖的外太空空间望远镜同时出现仪器故障,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在参宿四方向,乃至参宿四本体上一定发生了什么,才会形成恒星引力波。
这对于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来说,绝对是堪比引力波被证实的重大成果。
而针对这一特殊现象,NASA宇航局那边已经紧急启动了詹姆斯·的韦伯空间望远镜上的中红外成像仪对参宿四所在的恒星区域进行连续扫描。
但受限于指令传递与韦伯望远镜镜面调整等各方面的因素,最快开启扫描也是五小时以后的事情了。
不过幸运的是,人类还有另外一台超级空间望远镜,此刻正面对着参宿四。
尽管调试工作尚未全部完成,但昆仑镜的核心观测组件,如近红外照相机、近红外光谱仪、中红外设备、无缝光谱仪等光学与近/中红外波段仪已完成了调试。
至少足够应付现在的扫描工作了。
至于后续的调试工作,在徐川的指令下已经暂时停止,先保持利用已经完成调试的观测组件保持对参宿四的扫描,完成数据收集等韦伯望远镜开启扫描工作后再继续进行。
......
将冯高院士传递过来的MIRI天文观测数据和绘制出来的引力波谱图翻阅了一遍后,徐川站起身,找到了正在另一个办公室中处理着工作的平国栋。
敲了敲门,正在办公桌后面的平国栋迅速站了起来,一边笑着打招呼,一边准备泡茶。
“徐院士,您来了。”
徐川摆了摆手,开口道:“不用泡茶忙什么的了,我过来只是和你说一声,我准备回金陵那边一趟,这边剩下的撞击实验工作要先交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