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熬的同时,解决一个个自身的问题,才能在抓住大明露出短板,每个机会都没有放过,一步一步灭掉了大明。
“欧彦虎下毒杀死莫必胜,投机取巧,不光彩的手段,虽然靠着自身实力压服了其余诸部,可很多人内心是不服的,所以才给了我可乘之机,一个个消灭。
如果各部团结一心,怎么会给我机会出手呢,更不会有今日的局面。
所以我们有很多不利的因素,欧彦虎也有他的麻烦,做事情要用心,需要快,但又急不得,如同治国如烹小鲜。”
王信笑着举了个例子,“很多台吉恐怕宁远双输,也不愿意欧彦虎单赢,哪怕明知道大周的威胁,也不愿意乖乖效忠欧彦虎。”
曾直恍然大悟。
“不瞒将军,最初认识将军的时候,原以为将军带兵打仗厉害,谁知道接触越久,才知道自己有眼不识泰山,将军懂得真多。”
王信笑了笑,“我收下你这个马屁。”
后世烂大街的消息和信息,泛滥到沦为垃圾信息的地步。
犹如古人无法想象几万吨的概念是什么。
而后世一艘船就能运输几万吨。
金箍棒也才几吨,最普通小货车的运载量而已,而最大运输的船,一次性可以运输八十二万吨,等同于十二万余根金箍棒。
古人根本无法想象出来。
大周面临的问题,以及外部的困境,后世只要是稍微关注历史的人,谁都能说上几句,而且一针见血,比大部分古人要看得清。
趁着这段空隙。
王信又开始了巡边。
不能让下面人闲着,闲着就容易出问题。
大同西军有九千民兵。
民兵的作用是在军营打杂、挖战壕、守城,守边等,残酷些说用来降低精锐的伤亡。
真正负责野战的还需要精锐。
也就是王信带出来的三千精兵。
这些精兵不弱于家丁。
很多一镇总兵手里也才两三千家丁,更多的是千余家丁,数百人家丁的总兵也有,而王信不过是参将,手里却有可用于野战的三千精锐。
一般而言,普通参将手里能有几百家丁就不错了。
王信等于是别人的十倍。
代价也很大。
不光是王信自个不向上官孝敬,还推动了聚众昌这样的商行模式出来,大部分起到治理稳定关外的作用,少部分弥补军费。
否则打下了前套地区又有什么用,要不了三五年,胡人又会卷土重来。
只有把土地占住,并且发展出可以循环下来的生产方式,才能杜绝后患。
先南后北。
从雁门关出发,再到朔州,然后是马邑、山阴、应州,最后往北到怀仁。
同时各部先后开拔。
主要是民兵各部,开拔到左云,同时派出一部分先锋去充实关外诸城,以及内部调派部分粮草,把事情做到前头,王信志在必得。
原来老部队中不少老兵和校官调到民兵之中。
王信主要检阅各部战斗力情况如何。
“立定!”
“稍息!”
“立定!”
“稍息。”
王信在高台上。
来自朔州的八百民兵站立于台下,穿着号衣,每人一把鸟铳,腰间绑着布袋,每个布袋分别用来装铅弹等各类军事物资。
至于火药则用竹筒装着,系在腰间一侧。
民兵原本是没有战斗力的。
短兵相交的气势,没有长期训练的新兵决计会崩。
所以常常有一触即溃的现象发生。
但是远程射击就不同,哪怕是个乡村里老实巴交的村夫,只要让他手持鸟铳在远处放枪,虽然可能会畏惧等负面情绪,可他多半能坚持下来。
只要他能坚持下来,无论是谁手中射出的子弹,杀伤力是一样的。
这就是火器的最大威力。
普通的民兵也能使用鸟铳,在远处杀死一名骑兵,哪怕胡骑只等同于轻骑兵。
大周培养一名骑兵需要耗费的物资,能养活二十名以上的民兵。
那么让庞大的民兵提升战斗力,哪怕只是原基础上提了三分,总量也将会是无与伦比的数字。
以往想要起到这样的效果,需要让民兵学会射箭。
所以大宋时期有庞大的民间弓箭社,但是以大宋的财力,封建国家的经济巅峰,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何谈其他朝代。
对于下面的民兵,王信表现的很客气。
虽然自己给的足,但是每个月也才几钱银子,还要让人家上战场,这些民夫从来没有过过好日子。
享福指望不到,打仗却要用他们。
百姓也是人,他们心里怎么会没有想法。
奈何朝廷是暴力机关。
他们就算不满,也只能如此。
在源子河一带,前往牛心山的路上,遇到了一支歇息的民兵部队。
王信下了马,顺势也在此地歇息。
“老乡是哪里人啊?”
“河南的。”
“哦,派到咱们这里当兵,感觉怎么样?”
王信同样蹲在地上,和众人没有区别。
史平等人牵着马远远的站着,只有石头跟着将军。
士兵们知道眼前的人是大官,畏惧的躲开,那二十出头的后生咽了口口水,紧张的说不出话来,只能勉强道:“好,很好,非常好。”
王信有些无语,不过拍了拍那士兵的肩膀。
“此次打仗是为了保家卫国,消灭胡虏,为的是你我民族的未来,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只是辛苦了诸位,打赢了这仗,大家都是民族的英雄。”
王信大声的说道。
“将军,真的要打仗了吗?”
有人胆大的问道。
王信点了点头。
确认要打仗了,周围的人变得黯然了些,有些人更加紧张。
王信叹了口气。
自己也到了向士兵们光谈理想的地步吗。
谈理想谈大义,种种危机,亡国亡种就是给不了钱。
正常而言。
谁为国家牺牲和付出的多,谁就应该享受更多的好处,拿更多的钱。
(本章完)
𝔹𝐈 🅠u 𝔹𝕒.v 𝐈 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