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闻言,纷纷抬起头,眼中露出几分惊讶与期待。他们早就对刘泽清和王朴的压榨忍无可忍,如今这两个贪官被斩杀,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朱慈烺见状,继续说道:“本宫知道,你们中有很多人,已经被拖欠了数月甚至半年的军饷,连家人的温饱都无法保障。今天,本宫向你们承诺。只要你们敢战,此战过后,本宫立即补发你们所有的欠饷!不仅如此,斩杀一个建奴,本宫赏你们二十两银子,一天之内兑现,绝不拖欠!”
话音刚落,队列中顿时响起一阵骚动。山东兵和大同兵的普通士兵,早已记不清自己被拖欠了多少军饷。他们每个月只能领到几十文钱,勉强够自己糊口,家中的亲人更是常常忍饥挨饿,甚至有不少士兵的家人,因为没有粮食而饿死。
如今听到皇太子承诺补发所有欠饷,士兵们顿时激动得手舞足蹈。有了这笔钱,家人就再也不会挨饿了!现场很快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甚至有不少士兵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对这些普通士兵而言,他们当兵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可军饷常年拖欠,连最基本的生计都无法保障,谁还愿意拼命?除了缺乏训练,这也是明军战斗力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
以前,朝廷也曾许诺过“斩杀一个建奴赏五十两银子”,可这些奖励大多被将领们克扣私吞,士兵们很少能足额拿到。久而久之,“五十两银子一个首级”便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士兵们早已不抱任何幻想,自然也没有人愿意在战场上拼命。
而今天,皇太子亲口承诺“二十两银子一个建奴首级”,还保证战后立即发放。在士兵们看来,皇太子是大明储君,金口玉言,绝不会欺骗他们。虽然奖励比以前少了一半,但能实实在在拿到手,远比那些虚无缥缈的“空头支票”更有吸引力。
“杀鞑子!赚银子!谢皇太子千岁千千岁!”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随后,越来越多的士兵跟着高呼起来。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恨不得立刻就上战场,斩杀建奴换取银子。
看到士兵们的士气被成功激发,朱慈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但很快,他便收敛了笑容,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继续高声说道:“本宫向你们保证,奖励一文都不会少给你们。但你们也要记住,作为大明的军队,必须遵守军规军纪!决不能因为畏惧强敌而退缩,更不能欺压、杀害自己的同胞百姓!否则,本宫决不轻饶,发现一个,斩杀一个!”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队列,一字一句地宣布:“现在,本宫宣布明军的‘七杀令’,你们必须严格遵守,若有违反,必杀无赦!”
所有士兵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
“一,不服从指挥者,杀!二,私自脱离军队者,杀!三,打劫百姓、杀良冒功者,杀!四,乱我军心者,杀!五,临阵退缩者,杀!六,奸淫妇女者,杀!七,内部勾心斗角、残害战友者,杀!”
这“七杀令”看似严厉,实则只是明军最基本的军纪。可在常年缺乏管束的山东兵和大同兵看来,却如同晴天霹雳。他们中不少人,都曾做过“打劫百姓”“私自离队”的事情,若是严格按照“七杀令”执行,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幸免。
刚刚被激发起来的士气,瞬间低落下去。队列中的士兵们纷纷低下头,脸上露出担忧与恐惧的神色,甚至有不少人开始小声议论起来,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紧张。
朱慈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早已有所准备。他知道,仅凭口头承诺和严厉军规,还不足以彻底收服这些士兵的心。要想让他们真正信服,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好处。
于是,朱慈烺对站在一旁的胡宝一挥手,说道:“胡大伴,传本宫令,立即给每位士兵补发五两银子,作为此次出征的预支军饷!”
“喏!”胡宝立即领命,转身对着身后的士兵喊道:“奉皇太子令,立即拉来银子,给山东兵和大同兵的弟兄们补发军饷!”
很快,十几辆马车从营外驶了进来,车上装满了沉甸甸的银锭,阳光洒在上面,泛着耀眼的光芒。士兵们看到这一幕,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如此多的银子了!
其实,朱慈烺此次出城,并未随身携带大量银子。但黄德功此前打下怀柔时,为了以防万一,将建奴在怀柔抢掠的银子几乎全部运到了皇太子的军营,足足有上百万两之多。再加上今天从刘泽清和王朴军营中查抄出的二十多万两私产,朱慈烺此刻可谓是“不差钱”。
胡宝指挥着士兵,将银锭一一分发给每个士兵。当士兵们颤抖着双手,握住那五两一锭的银子时,不少人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纷纷跪倒在地,对着朱慈烺连连磕头,声音哽咽地喊道:“谢皇太子千岁!谢皇太子千岁!我们愿意跟着皇太子杀建奴,哪怕粉身碎骨也无惧!”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不用说这些早已饥寒交迫的士兵了。五两银子虽然不多,却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皇太子的诚意,也让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两支军队的军心,瞬间被朱慈烺彻底收买。
站在一旁的其他勤王总兵,看到这一幕,心中顿时五味杂陈,满是不爽。刘泽清和王朴被杀,他们麾下的军队不仅没有溃散,反而被皇太子轻易吞并,待遇还瞬间提升。补发欠饷、预支军饷、斩杀建奴有重赏,这样的待遇,是他们麾下的士兵想都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