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直衡量这考虑那,算计着过日子,生活不但没有好起来,甚至连一个真心朋友都没有。
他自嘲地笑了笑,随他们来到小溪边,掏出他哥送的锋利小刀,主动帮着剥皮。
干完时间不早了,拿上兔皮兔肉,回了地窝子食堂。
路上,遇到挑着茅草下山了叔伯大哥,顾卫国像个小喇叭般不停的广播:
“郭知青在山上猎到了肥兔子、大野鸡,大家有口福啦!”
等他们回到食堂,几乎所有劳力都知道晚上能吃到红烧兔子,喝到野鸡汤了。
营地里一片喜气洋洋,他们扎茅草的手都更有劲了。
正烙着饼子的黄桂花两人看到野鸡,和处理好的兔子,脸上全乐开了花。
春花嫂子拿了个大盆装兔肉,眼睛亮闪闪地开口:“宁宁,大伙嚷着要你来做饭,真是找对人了。
往后你多往山林走走,做饭的事,我和黄知青就能搞定。”
黄桂花点头如捣蒜,“我做饭的手艺你是知道的,食堂放心交给我们,你专心打猎就行。有了好食材,我这祖传的厨艺才有用武之地!”
郭攸宁听得嘴角上翘,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人还是得有一技之长,有本事的人,不论在哪都能活得滋润自在。
她勤快地坐到灶门口烧火,眉眼含笑着开口:“也就今天运气好,不一定次次上山都有收获。
我每天上山转悠下,争取天天有荤腥,咱们齐心协力,努力让大家吃饱吃好。”
“好!宁丫头觉悟高!”
郭攸宁话音刚落,就响起了大队长粗犷的叫好声。
随他一起进来的大军、二军和一群汉子纷纷兴奋地发言:
“终于又让我闻到肉味了!”
“上一次吃野猪肉,也是托了郭知青的福。”
“拜托多上山,能不能干劲十足地修渠道就靠你了!”
……
望着大家“想肉吃”的炙热眼神,郭攸宁乐呵着答应了多上山的要求。
吃完午饭,郭攸宁向大队长申请,让大家帮忙盖好一间小地窝子的茅草顶,就在食堂后面。
这不是什么难事,刘建军一口答应,只是告诉她,一个人住要注意安全。
解决完睡觉的大事,她就钻进了山林。
比起熙熙攘攘的人群,她更喜欢在丛林里穿梭。
仗着有空间这个后盾,深山有狼群的事她没放在心上,一路往里走。
对郭攸宁来说,这里真是一块宝地,遍地都是中草药。
黄芪、党参、草乌……她一路走一路挖,如掉进了米缸的老鼠。
虽然很多药材叶子已经凋零,但她已不是从前的菜鸟,像这些采过的药,通过地上的杆子和落叶都能认出来。
根茎类的草药,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养分转移到根部,这时候根部的药用成分积累最多,正是采挖的好时候。
偶尔还能打只山鸡、野兔,可以拿回去交任务
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处山崖边,下面有动物叫声传出,她好奇地攀上一根歪脖子大树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