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翔的态度一拿出来,其他人也不用纠结了,纷纷上折子请苏娥皇为帝。待到冬日过去,大军开拨,正式攻打良崖,陈翔的病也好了不少了,非常贤惠地开始为苏娥皇准备起来登基大典。
这无疑为苏娥皇减轻了不少的工作量,只能说家有贤夫,如有一宝。
春日至,除却攻打良崖,另一件事便是开科举,倘若苏娥皇要**,必然少不了治理国家的朝臣,纸张的出现已经有些日子了,随着纸张越发便宜后,明智楼更是为边州招揽了不少的人才。
苏娥皇还派人去教授那些冬日里不用上工的农民最简单的字体,因此如今丹郡的不少百姓都识得几个字,至少能够看得懂告示。
“不限出身,不限性别,年龄在五十岁以下的,皆可参加,考上了就能当官了?乖乖,这是什么好事儿啊!”
如今当官没有关系,压根不可能,所谓的举孝廉不过是世家大族才能参与的游戏,和百姓们无关,可是这次的科举考试,给了一个标准,读书识字,就能当官,虽说如今的百姓们真正识字的并不多,更别提读过那些典籍的了。
可,道路已经在眼前,剩下的只用努力便是。总归是给了这些百姓们一条上升的道路、
而世家豪族总不能说自己考不过字都不认识几个的百姓吧?那也过于丢人了一些。
在万众的期待与忐忑中,第一人科举选拔就这么推广开来。得益于苏娥皇的名声,与边州军锋利的刀枪无人作乱,十分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