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营饭店的经理,当然知道这里面有问题了。
因为这种事情,从过去到现在,那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采购采购,中间没有一点点的弯弯绕,还能叫采购吗?
以前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国营饭店的经理,一般采取的方式,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想办法再把账目平衡过来就算结束了。
但是这次,明显是太过分了。
一斤猪肉的价格就差了一多半,饭店经理能不过问吗?
必然是要亲自过问的。
只不过,这一过问,问题就出来了。
多花出去的那么多钱肯定是回不来了不说,就连那个犯事的采购,饭店经理也没能把对方怎么样。
人家最后也就弄了一个公开道歉,说是自己错误判断了市场价格的走势,也就结束了。
饭店经理自始至终,都没能把对方给处理掉。
为啥?因为人家那采购是县畜牧业公司安排过来的。
你一个饭店经理,就想要动人家的人,人家能让你动了就怪了。
而当你以为,这种事情在国营饭店,只是一个个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又错了。
整个饭店,上上下下的员工,基本上那都是有着方方面面,千丝万缕的关系的。
你就说你咋处理吧。
说完了采购,就说这些员工吧。
刚刚不是说了,第二条亏空的原因就是老话说的厨子不偷,五谷不收嘛。
这种情况,在饭店这个行业里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
上到桌椅板凳,下到锅碗瓢盆,米面粮油,每周进行盘整的时候,都会少相当的一部分。
大的东西还好一点,毕竟太明显了,一般的员工也不敢紧着拾掇。
但是米面粮油和筷子牙签这种东西,你防不胜防啊!
随便整个小瓶子,从饭店里往家里倒腾一点,谁知道?谁都不知道。
而这些东西呢,又都属于是损耗品,经理一查,店员就往损耗上面扯。
你还不能深究,因为你一旦深究了,搞的不好了,你又不知道会得罪店员背后的谁谁谁。
到时候店员梗着脖子一叫屈,非说是炒菜的油大,把那一桶油半天就用完了,你怎么办?
所以,有了前面这两件事情长期进行消耗,这国营饭店说实话,能长期撑下去,实际上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那为什么突然间到了今天就撑不下去了呢?
这里面的原因,就不得不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也就是之前说的第三个原因,跟不上时代的管理理念的问题。
原本,在饭店经理的管理之下,饭店的成本虽高,大部分时候,实际上凭借着火爆的生意,还能够维持住一个基本的收支平衡。
可是,谁能想到今年突然间就发布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了呢。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县城里前前后后开了好多家饭店。
而且很多饭店,还都是有门路,有本事的人家开的。
这样一来,国营饭店的整体经营状况,那可就明显受到影响了。